• 31阅读
  • 0回复

热情扶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巩固发展文化大革命成果 博乐县用少数民族语言普及革命样板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19
第4版()
专栏:

热情扶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巩固发展文化大革命成果
博乐县用少数民族语言普及革命样板戏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一九七六年一月十八日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县委,热情扶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积极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用少数民族语言移植革命样板戏和用少数民族语言对白的形式普及革命样板戏影片,受到全县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地处反修前哨的博乐县,聚居着哈萨克、蒙古、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他们十分热爱革命样板戏,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和语言的隔阂,影响了革命样板戏的普及。县委认为,革命样板戏是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牧区思想阵地,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有力武器,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把革命样板戏普及到广大农村牧区。而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革命样板戏,一是要把样板戏送下去,二是要解决语言问题。在县委的提倡和扶植下,博乐县农民业余演出队试验用维吾尔语歌剧形式移植演出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县牧区流动电影队也提出用哈萨克、蒙古、维吾尔语言对白的形式,大力普及革命样板戏影片。县委组织农民演员和放映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著作,鼓励他们大胆试验,一定要让这株新生事物的“幼芽”,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开花结果。县委副书记亲自召集会议,组成了有县委领导成员参加的排演领导小组,并加强了牧区流动电影队的领导。在工作中,县委定期检查,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要求各级党组织给予大力支持。
县委的关怀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支持,使参加移植和对白试验工作的同志受到很大的激励,许多农民演员和放映员,克服了文化程度低的困难,勤学苦练,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翻译台本、背熟台词、编曲识谱等任务,担任对白任务的放映员,努力学好其他民族语言,为开展多种语言的对白工作创造条件。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移植的维吾尔语歌剧《杜鹃山》搬上了舞台,接着,用哈萨克、蒙古、维吾尔三种语言对白的革命样板戏影片,也和少数民族观众见面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