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以阶级斗争为纲 认真实行老中青三结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锻造分厂党委满腔热情培养青年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20
第2版()
专栏:

以阶级斗争为纲 认真实行老中青三结合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锻造分厂党委满腔热情培养青年干部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锻造分厂党委,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在十四名党委委员中,一半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和文化大革命锻炼的老年和中年干部,一半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青年干部。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分厂的党委,以阶级斗争为纲,满腔热情地支持、爱护和帮助新干部,使老、中、青三结合这个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全厂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兴旺景象。
这个分厂党委认为,热情支持、爱护和帮助青年干部,是跟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紧密相关的。为此,他们经常学习毛主席关于“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教导,把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们结合实际情况,经常检查、鞭策自己:经过文化大革命,继续革命的劲头是大了,还是小了;党性是强了,还是弱了。由于不断解决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的问题,这个领导班子中的老干部,都能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关怀新干部的成长。老干部、党委书记范广信同志带头做出榜样:挑担子不忘自己是老同志,努力多挑一些;对待同志不忘自己是普通一兵,谦虚谨慎;工作中出了差错,主动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党委副书记何光远同志,文化大革命前是锻造分厂的厂长,一度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文化大革命中群众对他的错误进行了批评,帮助他分清路线是非,使他深受教育。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同志,对他讲了曾经批评过他的错误的新干部、现任党委副书记周德芳的一些闲话。老何当即批评这个同志,指出:“老周当年批评我的错误,是对我的帮助。现在老周按照党委的决定办事,没有什么错误,就是有错,也首先是党委的责任,我的责任。”他还让这个同志把意见向老周当面提出。
这个分厂党委班子中的老干部,还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要热情支持青年干部,就要热情支持新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锻炼出来的那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李成贵同志,是文化大革命中提拔到领导岗位的新干部。他革命热情高,干劲大,有一股子虎劲。有人认为他“爱放炮”。怎样认识这个新干部?他们摆出事例进行具体分析。一段时间,社会上刮起了一股“物质刺激”的歪风,当时分厂有人也主张搞点“物质刺激”之类的东西。在党委会上,李成贵尖锐指出:“用‘物质刺激’去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就是走修正主义办企业的老路,我们不能这样干。”这说明,李成贵对错误的东西“爱放炮”,正是他的一个优点。它反映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青年干部,路线觉悟高,敢于向错误倾向作斗争。对这种积极性,不能泼冷水,必须积极扶植,坚决支持。有了这样的认识,这个分厂党委的老干部总是满腔热情地支持新干部敢说敢干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对待一切事物,把好路线关。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锻造分厂党委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把新干部放在关键岗位上,放到斗争激烈的地方去锻炼。他们说:“烧红的棒料,不在锤头下锤打,不能成材;革命队伍中的新干部,不在风浪中锻炼,不能成长。”党委副书记周德芳,文化大革命前是毛坯车间的工人。他开始担任分厂领导工作时,觉得自己缺乏经验,工作有些缩手缩脚,不敢往前站。老干部范广信、何光远发现这个情况后,就一起找周德芳谈心,鼓励他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放开胆子管,甩开膀子干,并且给他压担子。党委首先派周德芳带着工作组到一个“老大难”车间去工作,并兼任这个车间的主任。后来,又让他到一个先进车间去蹲点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党委支持他站到第一线,领导全分厂的运动。周德芳由于不断地经风雨,见世面,克服了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增强了信心,提高了领导水平。最近,因为工作需要,这个分厂党委的一、二把手被调到新的工作岗位,上级党委指定由周德芳同志主持分厂的全面工作。他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紧紧依靠党委“一班人”,依靠工人群众,使分厂的革命和生产有了新的起色。
新干部由于缺乏经验,在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这个分厂党委的老干部,从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曾跌过不少跤子的事实体会到,对新干部的缺点和弱点,采取冷嘲热讽,甚至一棍子打死的态度,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对待新生事物的正确立场的。他们对新干部既大胆放手,又严格要求;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既不是放任不管,也不是挑剔责难,而是以极大的革命热忱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鼓励他们继续前进。模锻车间是这个分厂的生产关键单位,有一段时间生产比较被动。为了抓好薄弱环节,党委派党委委员、团委副书记、二十四岁的青年干部张瑞军同志担任这个车间的领导工作。小张心里想,自己经验少,到车间工作,得多学点生产知识。他一到那里,就一个劲地抓生产措施,忽视了做政治思想工作。结果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车间的工作并没有多大起色。小张心里很着急。老干部何光远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热情地帮助小张分析车间的情况,并且用自己在文化大革命前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启发他要正确处理革命和生产的关系,时刻注意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小张虚心接受老干部的帮助,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终于扭转了工作的被动局面,使模锻车间的革命和生产都出现了热气腾腾的景象。
老干部热情支持青年干部,青年干部更加尊重老干部,学习老干部的长处。这个分厂党委中的新干部在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虚心向老干部请教;在决定重大问题的时候,主动找老干部商量。新干部李成贵开始担任分厂革委会副主任时,分工抓生产,他主动请老干部当参谋、做顾问,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一天夜里,热处理车间的前梁拉长淬火机突然“趴窝了”,如果不马上排除故障,就要影响全厂生产。当时,他有点拿不定主意,就主动向老干部请教。老干部、党委书记范广信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从家里赶到工厂,和他一起在淬火机旁召集老工人出主意想办法。经过讨论,大家定出了有效的抢修措施,连夜战斗,很快排除了故障,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在老干部的关心和支持下,这个分厂的新干部更加朝气蓬勃。他们职务变了,工人阶级的本色不变。新提拔的党委常委林淦水同志,虽然只有一只手,仍一直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工人群众热情称赞他是“身残志坚的好干部”。
由于这个分厂党委中的老干部热情支持新干部,新干部尊重老干部,新老干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做到有成绩归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归于集体,有缺点检查自己,有隔阂及时谈心,有困难互相支持,领导班子内部,会上一条心,会后一股劲,有力地加强了党对分厂各项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和干部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使革命步步深入,生产持续跃进,年年提前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一九七四年,这个分厂被评为省、市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