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大中城市郊区养鱼好处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20
第4版()
专栏:

大中城市郊区养鱼好处多
鱼的饲料来源多,科学技术力量强,鱼产品就近供应城市和工矿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一百三十六个城市的鲜鱼产量逐步增加
据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九日讯 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郊区积极发展养鱼事业,近几年来已取得初步成果。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九七四年,全国一百三十六个城市共有水面五百六十万亩,已建设高产稳产鱼塘十万亩,养鱼水面达三百三十五万亩,产鱼三千万斤。一九七五年,这些大中城市的鱼塘建设、放养面积和鲜鱼产量,又比一九七四年增加。湖南省衡阳市郊区水面利用率已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江苏省无锡市池塘养鱼平均亩产超过千斤。
我国南方许多城市郊区有发展养鱼事业的习惯,而且郊区养鱼有很多好处:城市人口多,污水多,鱼的饲料来源多,科学技术力量也比较强;鱼产品可以就近供应城市和工矿区,提高了鱼的鲜活质量;养鱼投资小,收效快,有利于增加农村社队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湖南省衡阳市长湖公社华兴大队,过去认为“打鱼摸虾,耽误庄稼”,“粮食没上纲,渔业顾不上”,有水面不养鱼,结果缺少资金,粮食产量很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大队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农渔关系,从一九六八年开始队队养鱼。几年来,全大队养鱼积累资金十八万元,除还清过去四万元贷款外,还购买了一部手扶拖拉机、九台小型抽水机和二十八台其它农业机械。每年鱼塘的塘泥,为三百五十亩稻田提供了一季肥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平均亩产超千斤。
我国许多城市郊区在发展养鱼事业中,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他们在充分利用和提高原有鱼塘水面生产能力的同时,发动群众,对一些低产的水面和荒湖、废河进行改造,建设一批高产稳产鱼塘。北京、南京、武汉、长沙、南昌、合肥、苏州、韶关、洛阳等城市,在建设鱼塘的时候,把它同城市建设规划、郊区农田水利建设结合起来进行,效果显著。江西省南昌市郊区有很多荒湖、池塘、河港,但过去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展养鱼事业。在批林整风运动推动下,从一九七三年冬天开始,他们批判了懦夫懒汉世界观,发动群众,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力量,两个冬春就新建和改建鱼池一万二千多亩,并及时放养了鱼种,加上原有放养水面,一九七五年一到九月统计,已捕捞鲜鱼三百八十九万斤。
过去,我国北方一些城市郊区养鱼的水面面积很小,有的城市郊区不养鱼。近几年来许多城市的党委重视发展郊区养鱼事业,加强领导。目前乌鲁木齐、西安、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白城等城市,都在积极地发展城郊养鱼事业。吉林省白城市是个无河无湖、十年九旱的地方,历史上从来没有养过鱼。一九七三年秋,市委组织机关、工厂、部队、学校和街道居民,在市郊的荒原上筑坝,修建鱼池,经过两个冬春的努力,建起了九百亩水面养鱼场,引发电厂的废水蓄起来养鱼,结束了白城市不养鱼的历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气候寒冷,结冰期长,开始有关部门对发展养鱼事业,鱼种能否越冬、能否夺得高产有怀疑。后来,他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坚持养鱼十一年的新发公社五一大队早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大队深挖三米多的越冬池,采取循环补氧、注水提高水位、冰上扫雪透明增光等办法,使鱼种越冬成活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于是,市领导机关于一九七五年发动群众,扩建和改建养鱼水面近五千亩,鲜活鱼产量达一百二十万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