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发展民族经济的成果——访民主也门第一座纺织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20
第5版()
专栏:民主也门通讯

发展民族经济的成果
——访民主也门第一座纺织厂
不久前我们访问了民主也门第一座纺织厂——亚丁纺织印染厂。当我们进入首都亚丁的奥斯曼区的中心,就看到昔日那一片荒凉的沙地上,如今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座有着许多米黄色高大厂房的“纺织之城”出现在我们眼前。
民主也门是一个盛产优质棉花的国家。但是,独立前,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全国没有一座纺织厂。大批优质棉花都被外国殖民主义者掠夺走了,而民主也门人民生活所需要的布匹却要依靠进口。独立后,民主也门决心发展民族经济,摆脱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落后状况。一九七○年,民主也门政府同中国政府签订了一项关于中国援助民主也门建立亚丁纺织厂的协定。一九七二年,民主也门人民盼望已久的纺织厂动工兴建。
纺织厂动工的喜讯传遍了全国,首都亚丁和邻近省份的一些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前来参加建厂劳动,加速了工程进度。
第三省的农民听说亚丁纺织厂需要用中纤维棉花作原料,他们积极进行试种,现在已经在七百费旦的土地上改种了优质中纤维棉花,并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以便承担起这个纺织厂的全部原料需要。
直接参加建厂的工人积极地投入了这项工程的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民主也门地处热带,又有大片沙漠,工人们顶烈日,抗风沙,昼夜奋战,终于在民主也门独立八周年的日子——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三十日胜利地建成了自己国家的第一座纺织厂,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这座工厂拥有一万五千枚纱锭、五百二十台织布机和相应的印染设备,每年可生产棉布七百多万米。
我们十分高兴地在这个工厂里看到了民主也门历史上的第一代纺织女工,她们正带着自豪的神情在各个车间紧张地劳动。过去,也门妇女深受封建桎梏的束缚,脸上蒙着黑纱,身上披着黑袍,不准走出家门,不许接触外人,更谈不上有政治地位。今天,这些女工们揭掉了黑纱,在工厂里和男工人一样劳动。一位中国技术人员告诉我们,这些女工学习技术十分努力专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她们已能基本掌握纺纱和织布技术,有的女工已能独立看二十四台织布机或一千二百枚纱锭。
当我们走进美工设计室时,看到墙上贴满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花布图案。真是琳琅满目,令人赞叹。新培养出来的民主也门美工设计人员告诉我们,他们仅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初步掌握了美工设计的技术。
在展览室里,陈列着工厂的第一批产品,其中有五颜六色的巴里纱,美丽的纱龙,各色咔叽布等。来这里参观的人民群众很多,一位老人用颤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些产品,眼睛里含着激动的泪花不断地说,“我们自己国家的,……”。
“我们自己国家的!”这是一句多么意味深长的话啊!
参观了这座工厂以后,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呈现在我们的脑际:民主也门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民主也门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必将建立起更多的工厂,生产出更多自己的产品。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第一批民主也门纺织女工在中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认真学习纺织技术。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