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栾城县连续五年实现一人一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22
第2版()
专栏:农业学大寨

栾城县连续五年实现一人一猪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中共河北省栾城县委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指示,书记动手,层层发动,大力发展养猪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全县连续五年保持一人一猪,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一人一猪的先进县。到去年八月底,这个拥有二十五万人口的县,生猪饲养量达二十六万五千多头,比前年全年增加一万四千头,相当于一九六九年的三点三倍。五年来,共向国家交售肥猪十二万头,其中仅前年一年交售量就比一九六九年增长六倍。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九七○年以前,栾城县粮食亩产一直停留在三、四百斤上下。县委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发现,农业上得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学大寨没有学到根本上;而过去县委把农业与畜牧业对立起来,只抓粮,不抓猪,土地缺肥,也是影响农业增产的一个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县委领导群众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广泛发动群众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教训。郄马公社东羊市大队的实践使大家开阔了眼界。这个大队文化大革命以前,养猪不到五百头,每亩施肥不足五立方米,粮食亩产不过五百斤;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大养其猪。一九六九年生猪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一倍,肥料增加了一倍,粮食亩产也增加了近一倍;一九七○年基本上实现了一人一猪,粮食亩产也超过了千斤。事实使大家对发展养猪和发展农业的关系加深了理解,从而调动了大家养猪的积极性,经过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于一九七一年底全县实现了一人一猪。
栾城县在发展养猪业的过程中,认真执行党的养猪政策,坚持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社员家庭养猪的方针,实行了“自繁自养、队繁户养”。在发展集体养猪业的过程中,县委总结了马家庄公社李家庄大队的经验。一九六七年,李家庄大队的干部、社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己建圈,自己搞饲料,自养母猪繁殖仔猪,大力发展了集体养猪,一九七一年全大队就实现了一人一猪,其中集体养猪占全大队养猪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八。由于养猪业的发展,粮棉年年增产,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发展,社员收入不断增加。县委推广了李家庄大队的经验,全县大办集体养猪场的群众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
为了鼓励社员养猪,栾城县委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养猪的政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起初,有的干部对鼓励社员家庭养猪的政策认识不清,怕助长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使政策不能很好落实。对此,县委组织干部、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学习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使广大干部、社员进一步划清了“按劳分配”和“物质刺激”的界限,全县很快落实了对社员养猪的奖励政策,使社员养猪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养猪大发展,根本在路线,领导是关键。几年来,县委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紧紧抓住发展养猪业不放。从县到生产队,层层建立了畜牧业委员会或畜牧小组。县、社、大队、生产队都有专职干部抓畜牧业,切实把养猪生产列入各级党组织的议事日程。县委根据各个时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带动全县养猪事业的发展。全县各级领导十分重视饲养队伍和赤脚兽医队伍的思想革命化建设,经常组织他们看书学习,进行爱国家、爱集体的教育,使他们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栾城县委还十分重视抓猪饲料。从饲料生产、收集、贮备、机具加工、推广先进经验等方面,认真研究,计划安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