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北疆红似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22
第3版()
专栏:文艺新书

《北疆红似火》
解放军某部 史钟
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北部边疆,与苏修叛徒集团统治下的土地仅一水之隔,却如同隔着一天、一地。这面是明灿灿的阳光,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旗下,反帝、反修、反霸的边防如铁似钢,各族人民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战歌嘹亮,草原上、林海中,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茁壮成长……。他们那面是暗沉沉的乌云。苏修叛徒集团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改变了十月革命红旗的颜色,在那里,社会主义和列宁学说被“踏烂在战马的蹄窝”。军马厩、铁丝网代替了村镇的“炊烟、鸡啼、灯火”,枪眼和炮口代替了“亲切的笑和欢乐的歌”……。鲜明的对比,强烈的爱憎,用饱蘸无产阶级革命激情的诗笔,触及时事,触及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大事,抒发革命人民反修防修的战斗情怀,是《北疆红似火》(李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本短诗集的一个特色。
一百年前,老沙皇曾“象切走一块蛋糕”那样霸占我们的国土,曾“飓风般掠过我们的村庄,用我们婴儿的襁褓擦亮了刺刀”;如今,新沙皇“又屠杀我们的儿女,又侵占我们的宝岛”,新沙皇比老沙皇更加凶狠、残暴。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十月革命的火车头辗碎了老沙皇的宝座,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之流一篡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就开历史倒车,从社会主义开向“土豆烧牛肉”的假共产主义即资本主义,又从资本主义开向社会帝国主义。但是,历史决不会容忍长久地存在用人民的血泪和尸骨垒筑起来的“仙山琼阁”。伟大的苏联人民“终会在斗争中光复列宁的祖国。”《北疆红似火》的作者满怀对苏修叛徒集团的刻骨憎恨和对马克思主义路线必胜的坚定信念,在怒斥苏修叛徒集团的同时,放声讴歌了我们的战士、我们的人民和他们从事着的宏伟革命事业。
“一棵树——一座哨,一副镫——一个岗”,村头的路埋着火种,江边的草藏着刀枪。我们边防前沿的村庄,是人民战争的铁壁铜墙。这铁壁铜墙是兵民携手垒筑的。开江后贫下中渔“第一网鱼”送给谁?送给亲人解放军;风雪之夜,战士们装满干牛粪的爬犁开向哪?开向放牧点的牧民家。诗集赞颂了革命军民亲密无间的团结,这团结是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正因为作者与战士有着完全一致的深沉的恨和爱,诗篇才展示了战士那宽广的胸怀!我们的前沿堑壕,不仅“连着祖国的每座工厂、每层梯田”,而且连着世界革命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每个掩体、每把枪刀。我们的边防线,也是“全世界人民反霸斗争的第一线。”
作者的笔转到北疆的草原和林海时,同样扣住了反修防修这个重大主题。“风景这边独好”。你看,从边防站退伍不下岗的老站长、一杆枪装点了如火年华的女民兵,到开进草原的知识青年,跟包巡诊的赤脚医生……从茫茫草原上的流动书店,到深山林海的政治夜校……。这些崭新的人物,崭新的事物,伴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凯歌而出现,她们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滋生和成长起来!作者纵情歌唱了那薄云似的幼小苗林,预见到它们的明天,必将“缚住风沙滚滚,抵住雷火阵阵”,蓊郁葱茏地去为革命献身。这岂止是在展示树苗的宏伟理想和战斗精神,而且寄托了对年轻一代的火热期望,同时也是在为处于稚嫩时期的新生事物擂鼓助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