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华山号”浮船坞试浮成功 能抬举载货量为一万五千吨到二万吨级的海轮进行坞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22
第4版()
专栏:

“华山号”浮船坞试浮成功
能抬举载货量为一万五千吨到二万吨级的海轮进行坞修
据新华社南京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一日电 我国又一艘万吨级浮船坞“华山号”,最近在南京试浮成功。它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为加快船舶修理,发展海上运输,加强备战,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浮船坞是在水面上修理船舶用的“大船”,它比固定在陆上的船坞机动灵活,便于调遣,造价低,建造周期短。“华山号”船坞总长一百六十四米,宽三十七点二米,坞高十四点六米。它的举力为九千吨,能抬举载货量为一万五千吨到二万吨级的海轮进行坞修工作。船坞里有全套修理船舶用的机电设备,自动化、电气化程度比较高。
“华山号”从投料、装配到试浮只花了八个多月时间,比以往所造的万吨级浮船坞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这是广大造船工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发扬主人翁精神,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一曲凯歌。
参加建造“华山号”浮船坞的造船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决心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高速度高质量地造出“华山号”。
在施工过程中,从工厂到码头,从车间到班组,到处呈现一派团结战斗的动人景象。金陵船厂是一个只能修理和生产中小型船舶的工厂,现在要建造万吨级船坞,原有的船台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组成的三结合小组,经过反复讨论、研究,采取铺设临时轨道的方法,加宽了船台,并且利用本厂水域条件,把两条三千吨油驳并成一个简易码头,成功地用小船台造出了万吨级船坞。
负责坞体安装的冷作工、电焊工在建造过程中,忘我地劳动,他们不分白昼和黑夜,顶烈日,战高温,按质按量提前完成了任务。铺设电缆,是电器安装的一项重要任务。承担这项任务的立新船厂的十多名电工,在大连海运学院的几十名师生的配合下,仅用十二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原需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四十五公里主干电缆的铺设任务。
“华山号”浮船坞的试浮成功,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丰硕成果。直接参加建造的有上海船舶设计院、长江航运管理局、金陵船厂、上海海运局立新船厂和萩港船厂等单位,同时得到了泰州电工器材厂、泰州航海电器厂、长沙水泵厂等三十多个单位的热情支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