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文化大革命使湛江港焕然一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23
第3版()
专栏:

  文化大革命使湛江港焕然一新
不久前,我们来到祖国南方的大港口——湛江港访问。所到之处,看到革命和生产蓬勃发展,形势一派大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湛江港年年迈大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港口建设的大发展,港口“胃口”越来越大。一九七三年,全年货物吞吐量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一点三四倍,一九七四年又比一九七三年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七。一九七五年,提前三十三天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全年货物吞吐量比一九七四年增长百分之十九点三。就吞吐量来说,现在一个湛江港等于文化大革命前的三个湛江港。一九七五年上缴的利润比开港初期增长近二百一十三倍。
革命是动力 港口在大变
踏进湛江港,引人注目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诞生的新港区——第三作业区。人们从它的建设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毛主席关于“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指示,是十分正确、极为深刻的。
回顾历史,早在一八九九年,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霸占了湛江,并花了二十六年时间建了一座只能停泊三十吨木机船的栈桥码头,利用这个“自由贸易海港”,对我国肆意掠夺。后来这个港口又落到国民党反动派手里。直到解放前夕,前后经历了一百五十年,还是那座栈桥码头。解放后,特别是大跃进的一九五八年,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广大职工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把一片荒滩的海湾,建成了一个拥有两个作业区、四个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及一批中级泊位的现代化港口。
按照湛江港优良的条件,大有发展潜力。海湾中一个名叫调顺岛的荒凉岛屿,方圆约有三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水深十米以上,这是建设深水港区的理想之地。但是,由于受到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多少年来,一提起要在这个岛上建设新港区,有人就摇头,说工程太艰巨,如果在那里建设,就会陷入“无底洞”。干扰很大,阻力重重,使新港区的建设一直徘徊不前。
调顺岛能不能建设?文化大革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扫除了陈旧的观念,解放了思想,坚信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威力和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这场政治大革命开始后的第二年三月,千军万马汇集岛上,战狂风,斗恶浪,一个新的重要港区动工建设了。
在文化大革命中不断经受锻炼的广大职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加快工程建设的步伐,用实际行动狠批刘少奇鼓吹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建设调顺岛就要堵海建大堤,过去按洋“理论”,是非要加反压护堤不可的,仅此一项就要国家增加大量投资。这次广大职工一脚踢开洋框框,经过调查研究和实验,摸索出一套分段分层间断填土的施工方法来建大堤,为国家节约了六十多万元,而且大大加快了速度。仅在一年多时间里,就建起了一条两公里多长、六米高的大堤。他们又在宽阔的堤面上,一边筑公路,一边铺铁轨,连接黎湛铁路。这样,各地支援建港的物资,可以直接运到岛上,为加速岛上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调顺岛的建设是艰巨的,在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广大职工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建起一个新的重要港区——第三作业区。它的建成投产,使湛江港的面貌大变。广大群众说:“是文化大革命推动湛江港重新起步,向前奋进的。”
以阶级斗争为纲 巩固革命的成果
在湛江港,许多职工有这样一个体会:文化大革命中批判过的东西,在新形势下仍然会冒出头来。要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成果,需要经常进行斗争。
一九七三年底,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湛江港保质、保量、高速度建设一座五万吨级的石油码头。这时出现一种阻力。有些人只看到这样大型工程从来没有干过,技术力量和设备都差,却看不到文化大革命激发起来的群众的无穷无尽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因而认为讲质讲量就难以讲速度。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在文化大革命中批判过了,为什么又会出现呢?湛江市委召开扩大会议,重温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联想到解放以来历次革命运动取得胜利以后,巩固和发展胜利成果的斗争仍然是很尖锐的,其延续时间比一场革命运动的本身更长,从而认识到,虽然文化大革命在思想、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还是长期的,尖锐的。必须坚持斗争哲学,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巩固和发展这场政治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认识提高以后,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湛江港党委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联系阶级斗争的实际,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并同懦夫懒汉世界观作斗争。当时因为专门的预制场还没有着落,大量的钢筋混凝构件无法预制,有的人就大叫“无法在预定日期动工”,而广大职工却豪迈地说:“头顶蓝天,面对碧海,脚踏荒滩,豪情满怀,困难九十九,难不倒我们一双手!”他们以大庆为榜样,在有关单位大力支援下,从几公里以至几十公里外运来黄土、海沙和石料,奋战了两个多月,终于开辟出一块三万平方米的预制场地,使工程在预定日期顺利动工。在五万吨级石油码头建设中,一度出现安装力量不足的困难,湛江市十多个工厂知道后,主动把设备和管线的加工和安装任务全部承担起来。
全市各行各业讲革命大局,讲社会主义风格,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结果,只用八个半月的时间,就把一座五万吨级石油码头和两个千吨级油轮泊位建成投产。到现在,它已经迎来一百五十多艘次巨型油轮。这项重要工程的胜利完成,是在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的斗争中取得的可喜成就,使湛江港向前迈了一大步。
坚持继续革命 发展大好形势
在湛江港,更加喜人的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职工继续革命的觉悟越来越高,他们朝气蓬勃地大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大好形势。
参加建港的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这是在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中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一九七四年,在五万吨级石油码头建设中,打桩搭架用的毛竹供应不上,建港指挥部的领导干部亲自到盛产毛竹的信宜县,及时把四万多根毛竹运往工地。工地上出现石料供不应求的现象,建港指挥部又及时组织五个县、市和二十多个采石场支援建港,二十多万方石料源源送往工地,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领导干部这种新的精神面貌,鼓舞了广大职工。他们说:“领导敢上山打虎,我们就敢下海擒龙!”一九七五年第一季度,第三作业区两座新的万吨级泊位码头正在建设高潮中,要求这个季度在海底安装一千块沙石混凝土构件,每块重达六十吨,平均每天只能安装六、七块,到三月初,才完成季度安装任务的三分之一。为了加快速度,潜水员苦干加巧干,克服了水深、流急、水压力大等困难,每天坚持在十二米以下深水作业,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船员们掌握好潮水涨退规律,从原来每天赶一次潮水改为两次,加速方块运送,起重工也密切配合。这样,使方块安装直线上升,每天安装量提高到四十多块,还创造了一天安装六十一块的最高纪录,终于提前完成了季度安装任务。
现在,湛江港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三个作业区、九座万吨泊位以上深水码头的现代化大港口,来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船经常在这里进出。广大职工回顾文化大革命的战斗历程,对湛江港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新建成的湛江港第三作业区的货运码头。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