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9阅读
  • 0回复

株洲市发挥厂社挂钩的优越性 组织工厂企业有计划地支援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25
第3版()
专栏:

株洲市发挥厂社挂钩的优越性
组织工厂企业有计划地支援农业
据新华社长沙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四日电 在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热潮中,中共湖南省株洲市委和工厂、企业党组织,注意发挥厂社挂钩的优越性和下乡知识青年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援,以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为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革命群众运动和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作出新贡献。
一九七三年以来,株洲市采取厂社挂钩的办法,集体安置了一万二千名知识青年到四百二十多个社队农、林、茶场,推动市郊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知识青年同贫下中农一起,开山劈岭,营造新林六十万亩,兴建茶园三万亩,桔园三万亩。在工厂企业的支援下,到一九七五年底,株洲市郊区的社队企业已发展到一千六百多个,遍布每一个公社和大队,比一九七二年增加将近一倍。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公社、大队两级集体经济迅速得到壮大。一九七五年社队企业的总产值比一九七四年增加百分之四十四,在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经济中占的比重也有所增长。集体经济的壮大,有效地帮助了穷队,促进了农业生产,支援了国家建设,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一九七五年,全市粮食平均亩产第一次过千斤,林、牧、副、渔也有很大发展,市郊农村还有三百零八个生产大队通了电,通电的大队比一九七二年增加一点七倍。
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热潮中,株洲市委回顾、总结了这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深刻感到:实行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农、林、茶场,有利于充分调动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满腔热情地扶植新生事物;有利于加强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援,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逐步缩小三大差别。进一步发挥厂社挂钩的作用,帮助农村大办社队企业,就能为尽快普及大寨县,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更多的条件。
为了加强党组织对支农工作的领导,更好地调动各工厂、企业的积极性,株洲市委根据厂社挂钩的具体情况,在城市工厂、企业中,分别以一厂或几厂的党组织为主,组成支农协作领导小组或挂钩联组,在市委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支农活动。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许多支农协作领导小组成员或厂党委成员,深入市郊农村,和挂钩社队党组织、贫下中农、下乡知识青年一起,共同研究农业学大寨的规划和巩固、发展社队企业的问题,尽量使支农工作切合农村的实际需要。红湘江机器厂党委主要领导成员亲自带领工人、技术人员,先后到与本厂挂钩的鸿仙等七个公社,作了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重点帮助这些公社解决农机厂的生产问题。鸿仙公社农机厂是一九七○年贫下中农自力更生办起来的。厂社挂钩之后,在红湘江机器厂帮助下,初步形成了生产能力。但是,拖拉机花键轴的加工问题还没有解决,结果去年双抢大忙季节,一些拖拉机就缺乏花键轴这一配件。这次红湘江机器厂党委帮助这个厂建起了拖拉机花键轴的生产加工线,年产能力达到六千根。贫下中农高兴地说:“你们支农真正支到点子上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