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努力改造世界观 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2-04
第3版()
专栏:

努力改造世界观 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
中共吉林省突泉县委书记 郝景武
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我的教育极为深刻,使我从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走上了继续革命的道路。回顾自己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过程,我深深感到,只有不断地改造世界观,才能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继续革命的力量,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
端正态度才能真正认错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是中共突泉县委代理书记。那时,我起早贪黑地干,一心想把粮食搞上去,满以为这样就是干社会主义。在文化大革命中,群众批判我搞修正主义,我勉强承认了错误。可是,心里总顺不过劲来,就好象文化大革命“欠”了我什么似的。后来,群众帮助我解剖了一个典型事例,才使我惊醒过来。一九六四年,我发现有个大队骡马成群,牛羊满坡,就把这个大队树为全县发展牧业生产的一面红旗。由于我埋头抓生产,对那里的阶级斗争,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着,没过几年,那个大队有的干部在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下,竟成为阶级敌人搞资本主义活动的保护伞了。这个活生生的事例充分说明:只顾抓生产,对冒出来的资本主义倾向视而不见,对好人被坏人拉过去也不闻不问,那么,牛羊再多,也不是社会主义啊!
我为什么会滑到修正主义的邪路上去呢?我学习了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著作,从世界观必须改造这个根本问题上找到了犯错误的根源。不认真改造世界观,就不能真正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过去我也没少去农村,可就是没有抓住农村工作的主要矛盾,丢掉了阶级斗争这个纲。我衡量社、队工作的好坏,往往只看生产,不问阶级斗争。在发展生产的问题上,我不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而是靠刺激小农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我的这种思想如果不改变,势必要搞“唯生产力论”那一套,跟修正主义路线走。
经过群众的批评帮助,我从路线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跳出了个人得失的小圈子,开始从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来看待文化大革命。这次文化大革命不是“欠”了我什么,而是把我从修正主义泥坑里拉回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来,使我懂得了怎样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我深切体会到:有错不认错,反而感到委屈,主要是没有抓紧世界观的改造。不认错,一有机会,就要算文化大革命的账。只有认错才能认账;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世界观没有得到很好改造,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搞修正主义,才能从心眼里感到文化大革命确实挽救了自己;只有认识到自己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给革命事业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才能理解“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坚持斗争哲学才能继续革命
我常想这么一个问题:尽管自己对文化大革命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仍然会出现一些消极的东西。这些消极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是很激烈的。可是,我在阶级斗争激烈的时候,往往表现为犹豫不决,畏缩不前,怕这怕那。这实质上是回避矛盾,回避斗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来看待文化大革命,这样就不能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而是从消极方面接受教训,使自己停顿起来,甚至向后倒退。只有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中,不断加深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解,勇于同错误思想斗争,才能巩固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取得的收获,坚持继续革命。
几年来,就我个人来说,在斗争中,解开了这样几个思想疙瘩:
批判资本主义,会不会挫伤干部的积极性?有一次,一个青年社员来找我,直截了当地说:“我来告我的舅舅,他是生产队长,带头搞资本主义!”我觉得问题严重,就到那个生产队做了调查,结果证明这个青年社员反映的情况是属实的。但是我想,不能批了资本主义,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这种思想一出现,我就警觉起来。原来我只想到保护干部的积极性,没想到保护干部的什么积极性。不批判资本主义,不批判修正主义,保护的只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积极性。端正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时候,就不那么心慈手软了。事实表明,这个生产队经过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大批资本主义,才调动了群众和干部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
抓阶级斗争,为什么怕得罪人?毛主席说:“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有一个时期,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决定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反修防修的斗争。这时,我思想上消极的东西又冒出来:怕得罪了人,来了运动再挨整。针对这种思想,我结合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重温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指示,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只算个人得失的小账,不算反修防修的大账。如果我再象文化大革命以前那样,同资产阶级思想和平共处,那么将来群众再批判我,也是应该的。同时,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增强反修防修的能力,这不是什么得罪人,而正是在政治上关怀和爱护干部。
在领导班子内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会不会影响团结?领导班子里有矛盾,有斗争,是正常的,因为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反映到党内来,反映到领导班子里来。但是,有时我却担心开展思想斗争会影响团结。这说明我没有从群众对我过去的错误的批判中很好地吸取教训。回顾文化大革命前的县委不能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表面上和和气气,实际上没有战斗力。现在县委领导班子如果不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而是掩盖矛盾,那也就不能达到真正的革命团结。毛主席教导说:“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事实确是这样。我们县委班子每年搞几次开门整风,邀请工人和贫下中农代表参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县委领导班子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加强了团结,增强了战斗力。
“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世界观的改造也是有反复、有斗争的,旧的矛盾解决了,还会产生新的矛盾。我深深感到,只有在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自觉前进,坚持斗争哲学,才能正确总结文化大革命中的经验教训,继续革命。
同旧传统观念彻底决裂才能热情支持新生事物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怎样对待新生事物,反映了不同阶级的世界观。
我们县委实行老、中、青三结合,这是新生事物。我曾经这样想过,培养青年干部是毛主席给我们的任务。对青年干部一定要热心培养;但是,我又怕选不准,将来不好办。这样,就存在一种既热心又担心的矛盾心理。后来,有一件事对我教育很大。在学田公社平安大队插队落户的北京知识青年李崇华,当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以后,深入到阶级斗争复杂的第五生产队,挨家挨户地宣传大寨的根本经验,发动群众,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使这个队很快甩掉了后进帽子。李崇华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迅速成长起来,被群众推选为四届人大代表,现在是我们县委的副书记。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明明是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而我却往往担心,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头脑中还残存着“论资排辈”的旧观念。青年干部敢想、敢说、敢干,朝气蓬勃,这本来是优点,我却往往把他们看成是“毛手毛脚”。回想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干了许多蠢事,犯了很多错误,还不如他们呢!青年们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一代更比一代强。事实告诉我,不同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就不可能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我常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同志,应该给青年干部留下点什么呢?我在突泉县工作了十五年,对这里的工作情况、自然资源是了解的,把这些告诉给青年干部也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中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给他们,经常用我们的切身体会提醒他们,增强他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坚持搞马克思主义,不搞修正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共产主义的幼芽”,代表了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使自己的思想适应这种新陈代谢的规律,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促进派,不断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