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科学研究的政治方向不容篡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2-08
第3版()
专栏:

科学研究的政治方向不容篡改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王秀坤
“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科学研究都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根本大法——宪法中的规定。这一规定为上层建筑其中包括科学技术领域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一条第一次写进宪法,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科学研究只有坚持这个方向,才能打破资产阶级对科学技术的垄断,推动科研工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蓬勃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才能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使知识分子逐步抛弃资产阶级世界观,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这些,都有利于在科技战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然而,科技界奇谈怪论制造者竟公开反对宪法,说什么这一规定不适合科学研究部门,并在参观某一展览馆时,气急败坏地责令把摘录宪法这一内容的标语牌撤掉。他们的用心何在呢?就是想搞复辟倒退,使科研工作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把科技战线变成复辟资本主义的阵地。对此,我们坚决不答应!
文化大革命前,在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毒害下,许多科技人员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钻洋本本,整天想的是成名成家,什么国家的急需,人民的需要,全然不顾。这样的局面哪里是干社会主义!事实说明,离开宪法规定的正确方向,科研工作就要走到斜路上去,广大知识分子就会变成资产阶级的精神贵族,成为刘少奇、林彪一类复辟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
文化大革命吹响了在上层建筑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进军号,打破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统天下,端正了科研工作的方向。几年来,在所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开门办科研,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科研工作和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真是旧貌变新颜。去年,我们第一研究室共完成了三十六项科研项目,分析了近五千个日常分析样品。这些科研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水平上,都是文化大革命前所不能比拟的。科研人员响亮地提出,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时常夜以继日地奋战,这也是文化大革命前所没有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不容抹煞,科研战线的政治方向不容篡改。右倾翻案风的鼓吹者反对宪法,为修正主义的科研路线招魂,必须予以批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