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登攀高峰的人们——开滦煤矿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2-08
第5版()
专栏:

登攀高峰的人们
  ——开滦煤矿见闻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冲刷着修正主义的污泥浊水,给开滦百年老矿,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生命,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英雄的开滦矿工,实现了他们的豪迈誓言: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产量按设计能力翻了一番,使一个开滦变成了两个开滦,攀登上我国煤矿开采史上的新高峰。
广大矿工在党的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你追我赶,捷报频传。唐山、马家沟等矿,一马当先。吴旭芝、侯占友等劳动模范,走在战斗的前列。成千上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劳动者,在不同岗位上,发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革命精神,为高速度发展煤炭生产做出贡献!
党委会中的新委员
红旗在蓝天下飘扬,天轮在井架上飞转,唐家庄矿一片繁忙景象。在这里,无论在指挥生产的矿调度室里,还是在井下紧张的工作面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个矫健的身影,活跃在群众之中。
这是谁呢?他就是一九七三年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王全利。这个有十多年实践经验的青年工人,文化大革命中被群众推荐上了大学,学习采煤专业。毕业后又回到生产岗位,进了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担任矿党委委员、矿革委会常委,负责唐家庄矿的生产指挥工作。
“担子重吗?是重啊!可是一想到这是革命的需要,阶级的委托,就增加了信心和力量。”王全利在谈到他的体会时,还说:“只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在党的领导下,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就可以做好工作。”
唐家庄矿地质条件复杂。一台正在紧张工作的综合机组,突然被坚厚的岩层挡住了前进的道路,生产被迫停了下来。这时候,有人主张炸开岩层闯过去,有的主张撤出机采改炮采。采用这两个办法都要耽误生产时间。王全利到现场和工人们反复地研究,集中了群众的意见,提出了新的方案,把一个工作面,分成两个工作面,既闯过了岩层,又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
有一段时间,由于有个采区机电事故多,拖了全矿的后腿。王全利急得拿起电话,把采区的老区长批评了一顿。在一旁的党委副书记对他说:“管生产,首先要学会做政治思想工作。不能没调查研究就乱批评人啊!”小王和党委领导同志马上找到老区长,作了自我检查,并和他一起研究如何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排除了机电事故,保证了生产的进行。
一九七四年,唐家庄矿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产量比设计能力翻了一番。一九七五年还能坚持高速度发展吗?在党委一元化领导下,王全利和其他党委委员一起,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同时运用辩证唯物论观点,深入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处理各个生产环节上的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采煤和掘进的关系。他们推广了快速掘进队的经验,为采煤准备了充足的战场,掌握了稳产高产的主动权,使全矿生产又达到新的水平。
每当谈到这些,工人们就说:“小王干劲足,革命热情高。工农兵大学生就是好。”
老矿工写新传
东方红的乐曲,迎来了矿山的黎明。通宵战斗在井下的五十多岁的老矿工陈国香,满怀胜利的喜悦,从井下上来了。
这是难忘的一天。陈国香和他的红旗采煤队的战友们,以英勇忘我的劳动,创造了月产十万吨的优异成绩,第三次刷新了全国最高纪录。
一片锣鼓声中,庆功的人群迎了上去,矿党委书记给英雄的矿工们,一个个戴上了大红花。陈国香豪情满怀地说:“矿工是矿山的主人,要想主人的事,干主人的活。大干社会主义,奔向共产主义!”
解放前,用手镐刨煤、肩拉大筐的陈国香,如今是机械化采煤的班长。他深有体会地说:“当班长,首先要当好政治班长”。他经常以亲身的经历,向青年工人进行阶级教育,时刻注意抓阶级斗争。当发现有个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人,故意调慢割煤机的速度盘时,他意识到这是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在生产中的反映。他建议党支部坚决批判资产阶级思想。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红旗采煤队去年采煤七十三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矿井的年产量,生产攀上了新高峰。
在采煤机械化的道路上,他不断研究新的问题。一次,在新设计的工作面上,怪事情发生了:现代化的机组却变成了一头疲惫的老黄牛。走几步,不动了。
问题究竟在那儿呢?
夜深了,陈国香仍然在灯下读着《矛盾论》。老伴一遍又一遍催他睡觉,把灯关上了,他又把灯打开。关了,又开。老陈急切地对老伴说:“你不让我学习,我咋知道矛盾在那里呢?”
他一连几天围着机器转,听声音,摸温度,探索机组运转的规律。秘密终于发现了,问题就出现在割煤机的滚筒上。他大胆建议,把滚筒倒装到机身的后边。可是,有些生产管理干部却不同意。他们说:“滚筒在前面,这是割煤机的常规。”
陈国香说:“什么‘长规’‘短规’,不适应生产发展的机组部件都要改!”
党委支持了陈国香的建议。改装后的机组,就象添上了翅膀,采煤进度一下跃进到一千二百米。
勤学善战的小闯将
在开滦,老工人象千米岩层的顶梁柱,青年人是百里煤海的生力军。他们接过老一代的光荣传统,不断攀登新高峰!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的新矿山,吸引着年青人。一九七三年八月,初中毕业生王焕明来到了林西矿。这个矿工的后代,入矿八天,就和老矿工一样,独立作业,拿镐打柱,不到一个月,就创造八小时打三十五棵支柱的新纪录。
小王是生产上的小闯将,也是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红管家。去年,采区里一度出现了“谁干完谁走”的歪风,影响了生产中的团结协作和采面规格质量。有人说:“这样能调动积极性。”真是这样吗?小王刻苦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用革命理论分析这个问题,认识到“谁干完谁走”,实际上是修正主义路线影响的一种反映。在老工人的支持下,他一次又一次地提出反对意见。党支部召开了群众管理小组会议,支持了王焕明的意见,刹住了这股歪风。
斗争的实践,提高了小王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使他真正懂得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他入矿两年多来,班班多打柱,效率总比别人高一倍,被评为劳动模范,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七五年八月是生产的决战时刻。王焕明顶着星星下井,一上掌,立刻象小老虎一样投入战斗。他身带四样工具,一会儿拿锹攉煤,一会儿拿镐刨柱窝,一会儿又拿起斧子、升柱器,打柱挂梁,连一分钟也不停息。汗水湿透了衣裳,一棵棵支柱在他身后矗立起来。煤象流水一样,顺着溜子源源运出采面。就在这一班,他整整打了一百二十棵柱子,创造了全矿的最高纪录。
人们计算了一下,单是一百二十棵铁柱,一百二十棵铁梁,就重十吨多,采煤二百多吨,相当于十五个人的工作量。他工作不计报酬,劳动不计时间,现在他已经在干一九七七年的工作了。工人们说:“小王走在时间的前面,真不愧为工人阶级的新一代!”
继续革命不停步
革命委员会的大院里,贴满了革命的大字报,群众围绕着办企业的方向路线问题,给领导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其中有一张大字报批评了一个水力采煤矿不注意勤俭节约,浪费了国家资源。这个矿的党委书记、矿工出身的老干部马庆云,一字一句地读着大字报,心里热呼呼的,暗自对自己说:“这一炮打得好!”
老马带着群众的批评,召开了矿党委常委会。有的说:“我们的矿是外国设计的,本来就不合理。经过几年的改造,资源回收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就很不错了。”有的说:“既然群众有意见,干脆下马改旱采。”多数同志认为:设计不合理,不应当成为拒绝批评的理由,应该接受群众的意见,积极改进工作。老马激动地说:“党把矿山交给我们这些旧社会的窑花子,我们就应该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把矿山改造好。”
几年来,老马总是这样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的批评当成改进工作的动力。
一天,一个老工人找到老马说:“井下水仓那台进口的挖泥泵,根本不管用,不开刀动手术,将来非受制不可。”
“对!开刀!向不合理的洋设备开刀!走我们自己的道路。”工人们火一般的革命热情,使老马十分感动。他立刻带着八个干部和技术人员到井下水仓参加劳动。
这个三米宽,八百米长的大水仓,淤满了煤泥杂物,又脏又臭。休息时,老马蹲在一台水泵跟前,抓起一把煤泥,放在龙头附近,只见煤泥混在水里,一下就吸走了,抓一把又吸走了。老马高兴地说:“这家伙不仅能喝水,还能喝稀粥呢?”
根据这个启示,他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搞技术革新,实现了清理水仓的机械化。过去清理水仓,八十人挖半年,现在五、六个人操纵机械,只用二十天。
这一仗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老马带领群众向不适应生产发展的老设备、洋框框开刀。几年来,他们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批判“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相继改革了水枪,改变了采区布局,改进了采煤方法,改造了洗煤厂百分之七十的老设备,使矿山变了样。五年产量翻了一番,资源回收率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老马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着:“四五”翻番流大汗,“五五”大干不怕苦。干着“五五”想“六五”,继续革命不停步!
英雄的开滦矿工,在新的一年里,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正以战斗的姿态,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更大胜利。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