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依靠工人阶级才能管好企业——武汉印刷厂工人参加管理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2-19
第3版()
专栏:

依靠工人阶级才能管好企业
——武汉印刷厂工人参加管理的调查
武汉印刷厂从一九七○年开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走“鞍钢宪法”指引的道路,依靠工人管理企业,使工厂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六年来,厂党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大庆为榜样,大搞群众运动,不断解决办企业的方向道路问题,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六年里,工业总产值提高了百分之八十七点九,为国家提供的积累,可以再办同样规模的综合印刷厂四个半。
在斗争中贯彻执行“鞍钢宪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在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下,武汉印刷厂一度推行了“一长制”、“专家治厂”的货色,大搞物质刺激、利润挂帅,使企业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职工奋起批判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使干部受到了极大的教育。一九七○年,在纪念“鞍钢宪法”发表十周年的时候,全厂的干部和群众,又一道重温这一无产阶级办企业的根本大法,批判“唯生产力论”,进一步总结了贯彻执行“鞍钢宪法”的经验。通过大批判和总结经验,广大干部认识到,过去所以犯错误,最根本的是没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没有牢记党的基本路线,没有同“马钢宪法”所宣扬的那一套修正主义货色划清界限。进一步提高了他们贯彻执行“鞍钢宪法”,依靠工人管理企业的自觉性。
但是,工人参加管理既然是新生事物,它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斗争。开头,少数在旧轨道上走惯了的同志,一听说党委打算从车间到厂级都建立工管组,使工人更有效地监督干部,就感到不舒服。他们认为,经过文化大革命,厂里班子是新的,干部来自工人,领导权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要工人实行监督,简直是“搞转向了”。
工人监督干部到底是“搞转向了”,还是沿着“鞍钢宪法”的道路大步前进了?武汉印刷厂党委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开展了专题讨论,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比如,当社会上刮起变相物质刺激的歪风时,为什么有的干部被吹得摇摇晃晃?为什么在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技术革新取得可喜成绩的时候,有的干部还不相信,不支持?为什么有的人还是利润挂帅,把一些产值低的产品推出门去呢?一句话,为什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批判过的东西,有人总是恋恋不舍,一有机会就自觉不自觉地要拣起来?这些事实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并没有止息,领导权的问题也并不是已经解决了。如果不注意人们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形式对于所有制的反作用,社会主义企业仍然有改变性质的危险。有的干部深有体会地说,文化大革命前,我们厂里的干部基本上也是工人出身的,由于不接受工人的监督,思想路线错了,几乎把一个社会主义企业真的要“搞转向了”;现在让工人参加管理,管方向、管路线,就是要防止象苏联那样“不动枪、不动炮,城门楼上换旗号”,和和平平地“搞转向了”。
工人管理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六年来,武汉印刷厂工人参加管理的事实,纠正了少数干部的怀疑态度,提高了广大职工贯彻执行“鞍钢宪法”的自觉性。
有的干部过去认为,让工人管路线,只能是说说而已。事实证明,这样的想法就是不相信群众。一九七四年第四季度,武汉印刷厂要一个季度完成四个月的任务,才能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在困难面前,有的领导干部主张来点物质刺激,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就在厂党委激烈争论的时候,工人管理员说话了。他们说:“物质刺激是修正主义货色,经过多次批判,怎么又想改头换面地搬出来?完成计划是我们的本分,革命加拚命,没问题;用钱来刺激我们,坚决抵制。”党委接受了工人的批评,发动群众,和群众一起大干,结果,困难战胜了,计划完成了。
还有些干部过去认为工人不会写、不会算,参加管理也不一定能管出什么“名堂”。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工人参加管理,振奋了当家作主的精神,解决了许多“老大难”问题。就说节约纸张吧,彩印车间配料小组的裁纸工人,几年来经过反复研究,做到充分利用材料,就连不到一寸宽的纸边也裁下来,给银行做包扎钞票的箍条。实行“工管”以来,他们一点一滴地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纸张,价值二十多万元。
这些事例,充分表现出工人管理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全厂干部进一步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依靠工人管方向、管路线,才能使企业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群众的手中。
群众参加管理,给专业管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又向专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干部要参加生产劳动,走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否则,专业人员就不能适应群众管理的需要。彩印车间的统计员原来对工人参加管理不那么热心,后来她到班组参加劳动,看到工人管理员每天紧张劳动以后,还要花不少时间搞班组的统计核算,很受感动。她检查了自己缺乏工人那样的主人翁精神,利用业余时间,经过调查研究,设计出一个适用于各类机台、各种产品的“工时产量换算表”,使班组统计工作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
现在,武汉印刷厂按照“鞍钢宪法”的原则,依靠工人管理企业,逐步形成了从班组、车间到工厂的三级群众管理网,工人管理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做到了上下结合,专群结合,网线结合,出现了路线大家管,质量大家查,材料大家省,生产安全大家抓,上下一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长江日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