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名曰“协调计划”,实为控制和剥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3-03
第5版()
专栏:

名曰“协调计划”,实为控制和剥削
新华社记者述评
据报道,苏联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协调”一九七六——一九八○年五年计划的工作到去年年底已经“基本结束”。苏联迫使这些国家分别同它签订了“协调”结果的议定书和五年相互供货协定。
苏修宣传机器照例把这次“协调计划”吹嘘成“完全符合每个兄弟国家”的“根本利益”。但是拆穿来看,这种“协调”只不过是苏修对“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实行控制和剥削的卑劣手段而已。
从苏修统治集团上台到现在,苏联已经同“经互会”成员国相继“协调”了五个五年计划。勃列日涅夫一伙当权后,把“协调”的范围越“调”越大,从国民经济的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从五年计划延伸到十五至二十年的“远景计划”;从苏联与各国的双边“协调”发展到逼迫“经互会”东欧成员国向苏联投资的所谓“多边协调”。总之,“协调”来“协调”去,无非是要把别国经济日益深化地“协调”到苏联经济的轨道上去。
沦为苏联附庸的那些东欧国家逐渐丧失了独立自主发展国民经济的权力,被迫进行苏联“分工”给它们的“专业化”生产,成为苏联机器设备、消费品等产品和零、部件的供应基地。例如,按照“分工”,波兰和东德主要为苏联制造船舶和铁路机车车辆,匈牙利为它生产公共汽车,捷克斯洛伐克向它供应电动机车、发电和轧材设备,保加利亚为它生产小型电动车。苏联让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和波兰的四十多家企业为它的“日古利”牌小汽车生产七十多种零、部件,由苏联伏尔加汽车工厂装配后再向这些国家出口小汽车,等等。
对于从一九七六年开始的这个五年计划,苏修不是在其他国家制订了本国的五年计划之后加以“协调”,而是赶在它们批准本国的这个五年计划之前完成“协调”。人们从保加利亚报纸的报道可以看出苏联的用心:“这样就能使协调计划时商定的所有投资、生产和贸易方面的任务在(各国)国家计划中反映出来”。换句话说,苏联企图通过这次“协调计划”,把东欧国家包括生产、投资和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都操纵到它的手里,使东欧国家只能听命新沙皇布置“任务”,只能在它们的国民经济计划中“反映”苏联的需要。
在这次“协调计划”过程中,苏联布置的“任务”之一,就是“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必须把向苏联投资开发原料和燃料作为“国家的直接的经济任务列入五年计划”,各国必须为此拨出“相应的资金”,并且用“经济指标和财政纪律”来“约束”这一“任务”的完成。据报道,今后五年里,“经互会”国家用于这些项目的投资总额约为九十亿卢布,其中相当大的部分要由东欧国家负担。捷克斯洛伐克投资的增长额中要有百分之十六以上用于“保障最重要的一体化活动”;就连保加利亚这样一个资金短缺、打算在这个五年计划把四分之三的投资用于国内设备更新的国家,也要“保障”向苏联投资六亿七千万卢布。保加利亚《计划经济》杂志把向苏联投资讽刺为“出门建设”,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作法使保加利亚“经济额外紧张”,对保加利亚“生产效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苏修布置的另一项“任务”,是要东欧国家“最迅速地发展”同苏联在“机器制造业方面的合作”,满足自称是东欧国家“机器制造业产品大主顾”的苏联的需要。按照协定,在这个五年计划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向苏联供应的机器制造业产品要比上个五年计划分别增长百分之六十七和六十三,其他国家也要作类似的增长。这样,苏修就不仅可以把国内的机器制造业用来大搞扩军备战,而且迫使东欧国家为苏联的军事化的国民经济增加实力。
就在苏修这次大搞“协调”的时候,它的宣传工具扬言,这类“协调”是“实现经互会成员国一体化的主要方法”;今后“经互会”还要从“协调计划”向加强“国际分工”的所谓“共同计划”过渡,以便为“经济一体化的下一个更高阶段创造物质技术基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更高阶段”呢?按照苏修的设想,“大概在九十年代内,一体化将进入国民经济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补充)的阶段——‘结构一体化’的阶段”。到那时,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将成为以苏联经济为主体的“一体化结构”的“补充”成分。再往后,苏修就要各国的经济“在更大程度上开始表现出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之间集体所有制的各种特点”。不难看出,这种所谓“集体所有”,说穿了,就是“大家庭”的家长苏联一家所有;“一体化”最终使东欧国家的主权完全“化”无了。
但是苏修的如意算盘是一回事,能否行得通又是另一回事。东欧国家的广大人民群众和每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人都对苏修的殖民主义行径表示愤慨和不满。匈牙利《经济评论》杂志抨击苏修这种强制性的“协调”,指出“‘一切协调’的愿望只能导致‘一切不协调’的结果”。据报道,这次“协调计划”虽然勉强达成协议,但是这些国家同苏联在“国际分工”、贸易价格、向苏联投资等许多问题上的矛盾根本没有解决。例如,这些国家为了改变同苏联经济关系中“分工”的不利地位,有的力争先进工业部门的生产“分工”和出口成套设备;有的宁愿停止生产“分工”的产品,拒不接受苏联降低这些产品进口价格的要求;有的在对外贸易中取消了优先向苏联供货的规定,把质量好的产品拿到别的市场上去换取外汇。人们透过“协调”的帷幕,看到的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很不协调的内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