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么妹子在边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3-07
第6版()
专栏:

么妹子在边疆
张长(白族)
么妹子年纪轻轻,可已经是个老资格的农垦战士了。
刚从四川来边疆那阵子,她还是个孩子。两条又粗又短的小辫象鼓锤儿,说话奶声奶气的。难怪妈妈不放心。么妹嘛,全家最小的一个。
临走,在长江码头上当搬运工人的爸爸把最心爱的一根桑木扁担给了她:“么妹子!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千万莫丢了!”
“看她肩膀那么嫩”,妈妈疼爱地抚摸着她,“能挑得动吗?”
么妹子接过精光发亮的扁担,倔强地说:“挑得动。毛主席号召我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什么苦我也能吃!”
开始挑担的确吃力。新建队在一片老林里,暂时还不通车子,吃的粮食和盖房子用的茅草,都得自己到几十里以外的场部和山里去挑。她不愿比男娃儿挑得少,硬要装出一副潇洒利索的姿态,可肩膀却又红又肿了。这瞒不过老队长的眼睛,他看出了么妹子的倔强劲。于是,队长——这个从湖南来的老工人,跟她讲起了自己上井冈山的故事。
他还是个伢子的时候,爹也给了他一条扁担,说:“满伢子,找毛委员去!”他去了。一路上,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啊,但他一心想着毛委员,到底上了井冈山。老队长的结论是:要当革命派,不当投降派!干革命不能向困难低头。他教么妹子担子该怎么挑,路子该怎么走。
干革命不能当投降派!老队长这话一直激励着么妹子去斗争,去劳动,去学习,去克服各种困难。去年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什么“商品”,什么“剩余价值”、“货币交换”……么妹子过去都没学过,读起来好吃力啊!她给妈妈写信说,在攀登理论山的路上遇上拦路虎了,请妈从城里给她寄来参考书。收工回来,她就点上小油灯一啃一个通宵,还请了上海来办函授大学的老师们讲课。经过几个月,终于通读了六本马列著作,成了连队的理论学习小组长。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大家选了么妹子当班长。随着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深入,场里生产大发展,要盖橡胶加工厂,要进山伐木。这些本来只让男娃儿去干,可么妹子和几个女娃儿也抢着去了。雨季的森林,一干两三个月,窝棚漏了,被子湿了干,干了湿。每次,么妹子总是把自己的干被子让给人家。她呢,等大伙睡了,身上盖个麻袋,枕头边接个盆子,听着叮咚叮咚的滴水声,也毫无遗憾地睡着了。个别小青年吃不了这苦,么妹子就给他解思想疙瘩。她说:“同志,可不能干半截子革命呀!你想,我们这一代青年正在修建一座比万里长城还要伟大的反修防修的长城。我们就是一块砖,只能搁上去,不能落下来。”
橡胶定植的时候,么妹子起早贪黑给它们施肥、锄草。有天早上,一条大牯牛闯到胶林里擦伤了一棵胶苗。看着那乳白色的胶液流下来,么妹子就仿佛自己身上在流血。不几天,树伤感染溃烂了,叶子一片片蔫下去。么妹子心疼极了。出工的时候,她挑上一担水,带上一块纱布,慢慢给胶树洗伤口。洗呀、洗呀,眼泪便滴滴嗒嗒掉在水里。旁边老队长看见了,“这孩子是第一次哭呢。”这绝不是怯懦,而是对边疆,对她所从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深深的爱啊。老队长安慰她,还向她传授了一条经验:胶树损伤时,最好用新鲜牛粪糊上,伤口会很快愈合的。
第二天,天还没亮,么妹子就带上脸盆,来到好远的一个傣族寨子里,等出工的社员牵牛出来,一拉下新鲜牛粪便用双手一捧一捧地捧满一脸盆,赶到胶林里,给那受伤的胶树糊了个严严实实的。半夜,么妹子被骤降的气温冷醒了。“小胶树一定也冷呢。”她一下坐起来,找出剪刀,把自己的棉被拆开,掏出棉花,叫醒睡在旁边的同伴,两人打上电筒,连夜到橡胶林里把那小胶树用棉花严严实实地包起来,然后才放心地回到连队。
么妹子的模范事迹受到人们的称赞,但由此却引出一件怪事:一天下午,场里通知各生产队到场部开授奖会。么妹子欢欢喜喜地去了,心想,能听听那些模范人物介绍先进经验该多好啊!哪晓得,授奖第一个就是她么妹子的名字。说她一个人管十七亩橡胶林地,创造了全营最高纪录。么妹子脸一下子红得象朵凤凰花,咋说也不上台去。我算啥子嘛,做那么丁点儿事,是听毛主席的话,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道路的结果。怎好意思一个人上台呢?这时,那喇叭又一个劲高叫:“为了表彰她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特发给……”
什么?这次,么妹子不等喊她的名字便虎地跳起来,大步冲上讲台,把场长递给她的一包东西“啪”地一声扔到桌上,随手抢过话筒:
“同志们!我们来边疆是为了接受再教育,为了反修防修,可不是为了要奖的。”她举起那包东西,“莫看它用红纸包着,里面,可是物质刺激!”
“这个是……是……”场长一下子给弄得结结巴巴的:“应该要……应该……”
“我们要的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么妹子斩钉截铁地回答:“这纸包里是修正主义的货色!”
说完,她就象打了胜仗的战士一样,矫健地走下讲台。台下拍巴掌的响声啊,哗哗地,就象一片迎着她洒来的春雨。
不久,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发表了,么妹子马上贴出了《评〈水浒〉,讲路线》的大字报,尖锐地批判了“发奖”的做法。读了大字报,好些人激动地拧开钢笔,在上面签名。老队长高兴地眨巴着泪眼,象爸爸那样抚着她的头说:“么妹子,你的路子走对了——走的是井冈山的路!”
这时,她又想起老队长过去讲过的话。是的,干革命就得当革命派,不当投降派,不能向错误路线投降,不能向困难投降,而只能要它们投降!
她又想起爸爸妈妈,觉得应该写封信。晚上,在灯下铺开信纸,她告诉爸爸妈妈,党支部就要讨论自己的入党申请了。
“爸给我的桑木扁担我没丢,也永远不会丢!我要用它挑革命的担子,一步一步地走在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路线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