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文艺舞台的春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3-10
第3版()
专栏:

文艺舞台的春天
新华社记者述评
正当全国人民以阶级斗争为纲,回击右倾翻案风,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成果的时候,一九七六年全国五项文艺调演,目前正在北京进行。全国舞蹈(独舞、双人舞、三人舞)调演已经胜利结束,杂技调演又已开始。
从一九七四年一月的华北地区文艺调演开始,全国文艺调演连续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演出剧目最多的一次文艺盛会。两年来,全国除台湾省外的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都选出了自己好的和比较好的文艺节目,参加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曲艺调演和木偶、皮影戏调演;各省、市、自治区和部队及中央各部委的演出单位,还参加了全国音乐(独唱、独奏、重唱、重奏)调演。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光采夺目的革命样板戏相继诞生,一举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赶下了文艺舞台。随着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步步深入,整个文艺战线出现了一派大好形势。全国文艺调演就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举行的。但是,那个提出“三项指示为纲”修正主义纲领的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却对这场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为了推行一条与毛主席革命路线相对抗的修正主义路线,他把手伸进文艺界,散布了许多“今不如昔”的奇谈怪论,妄图诋毁革命样板戏,否定文艺革命,为被批判了的文艺黑线翻案。两年来的文艺调演,对文艺战线上的这股右倾翻案风,是一个有力的回击。
两年来的文艺调演展现了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丰硕成果,生动地表明:我国的文艺舞台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在革命样板戏的带动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正日益繁荣。通过两年来的调演,各地在首都的舞台上演出了近二百台文艺节目,其中有近百个新创作的话剧、京剧、歌剧和地方戏曲,一百多个新创作的舞蹈,三百多个声乐、器乐节目。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涌现了不少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象京剧《磐石湾》、《审椅子》、《战海浪》、《五把钥匙》、《红色少年》、《苗岭风雷》,话剧《战船台》、《山村新人》、《宣战》、《风华正茂》、《枫树湾》、《大江飞虹》、《主课》,评剧《向阳商店》,河北梆子《渡口》,黄梅戏《红霞万朵》,莱芜梆子《三定桩》,吕剧《半边天》,淮北花鼓《新人骏马》,舞蹈《欢庆丰收》、《幸福水》、《送鸡蛋》、《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人民公社好》、《拉木歌》、《边区生产歌》、《支农船歌》、《喜送粮》、《野营大军过山来》,以及许多音乐作品等,都受到了工农兵观众的赞赏。
这些作品大都具有这样的鲜明特色:它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自己擅长的艺术手段,从各不相同的生活侧面,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热情地歌颂了工农兵英雄人物形象,洋溢着我们时代的革命精神。尤其可贵的是,不少作品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斗争生活,歌颂了这场大革命以来出现的新的人物、新的事物,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精神面貌。这些作品,有的如《磐石湾》,在调演后经过再三锤炼,现在已经成了新的革命样板戏;有的已经和正在拍成电影或改编成电影;有的已经成了各地经常演出的剧目。
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不是胡说什么样板戏是“一花独放”吗?不是有人攻击“革命样板戏阻碍了文艺创作的繁荣”吗?可是,事实回击了这种谬论:两年来文艺调演出现的这些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绝大部分正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各地在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这些作品的作者们在总结创作经验时都说,没有文化大革命,没有革命样板戏,就不可能产生这些作品。这生动地说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翻了文艺黑线对无产阶级的专政,促使我国文艺事业走向更加繁荣的新局面;革命样板戏作为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光辉典范,不愧为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的开路先锋。
从这两年来的文艺调演中,人们还兴奋地看到,我们众多的地方戏曲获得了新生。文化大革命前在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统治下,这些地方戏曲演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成了为剥削阶级树碑立传的工具。经过文化大革命,地方戏曲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两年来的调演中,各地共演出了二十四台、四十八个剧种的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的全剧或选场。其中,象湖南花鼓戏移植的《沙家浜》、新疆维吾尔歌剧移植的《红灯记》、西藏藏剧移植的《红灯记》、湖北汉剧移植的《红色娘子军》、河南豫剧移植的《红灯记》(选场)等,都是比较成功的。看了这些各具特色的移植剧目,许多观众,其中不少是某一地方剧种多年来的爱好者或研究者,都非常兴奋地说:正是从文艺黑线的重重压制下冲杀出来的革命样板戏,犹如傲雪吐妍的红梅,引来了我国戏曲舞台百花盛开的春天。
两年来的文艺调演强调“为工农兵演出,请工农兵评论”。这反映出我们的文艺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大道上正加速前进。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艺调演,曾召开了一百多次座谈会,请工农兵来评论调演的节目。他们的批评旗帜鲜明,生动活泼,对活跃文艺批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要请工农兵来评论,更要为工农兵去演出。调演中,各地的文艺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些剧目人员过多,布景过重,乐队过大,耗电量过度,是不利于深入基层为工农兵演出的。为了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正确的方向,他们认真学习各地一些剧团拉板车、背背篓、挑扁担,坚持常年上山下乡的先进经验,响亮地提出一个革命的口号:“到‘大舞台’去!”即到工矿、农村、连队这些基层去为工农兵演出,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
为工农兵演出,请工农兵评论,这决不是个演出场地、评论方式的简单改变,而是反映出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自觉性提高了,文艺的观众、评论队伍的成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工农兵演出,请工农兵评论,这是文艺革命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工农兵登上文艺舞台,打破知识分子的一统天下,这有利于推动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深入发展,有利于逐步缩小三大差别,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两年来文艺调演的这些可喜成果,是在激烈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中取得的。全国文艺调演刚开始,就在华北地区文艺调演中,冒出了《三上桃峰》这株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翻案的大毒草。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广大文艺战士奋起对《三上桃峰》进行了严肃的批判。他们坚定地沿着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取得了全国文艺调演的胜利。
毛主席最近指出:“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提出“三项指示为纲”,就是为了篡改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最近在北京参加一九七六年全国文艺调演的各地文艺战士认真学习毛主席这一最新指示,回顾了两年来文艺调演的斗争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发展文艺革命大好形势的根本途径。他们决心进一步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不断批判修正主义文艺路线,以文艺调演的实际成果,反击右倾翻案风,夺取文艺革命的更大胜利。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演出藏剧移植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这是第八场“刑场斗争”的一个场面。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