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跟修正主义文艺路线斗到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3-23
第2版()
专栏:

跟修正主义文艺路线斗到底
浩然
毛主席最近指出:“翻案不得人心。”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充分表达了我们革命文艺工作者反击右倾翻案风,保卫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的强烈愿望,鼓舞我们把以革命样板戏为标志的文艺革命进行到底。
去年夏季前后,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在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右倾翻案风。这股风,在教育、科技界刮,也在文艺界刮。他们的翻案活动,是有理论、有纲领、有组织的。什么样板戏是“一花独放”、“阻碍文艺发展”啦;什么《春苗》是“极左”啦;什么文艺战线“今不如昔”啦,等等,等等。这股风的矛头是指向革命样板戏,以及在革命样板戏带动下文艺战线产生的新生事物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否定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伟大成果,扼杀革命的新生力量,再把我们拉回到十七年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邪路上去,使文艺重新变成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
对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后文艺战线的形势如何估价,我们同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始终有着原则的分歧。在我们看来,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占统治地位。毛主席说:
“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这样的情景,对我们来说,是记忆犹新的。那时候,文艺舞台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些“死人”统治着;文艺界的领导权被资产阶级所把持。他们对我们工农兵业余作者和革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横看竖看都不顺眼:或拒之文艺的大门之外,或打击陷害,或拉拢腐蚀。就拿北京市的文学创作的情况来说,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较好的文学作品,寥寥无几,没有一个业余文学创作组织。个别被他们拉入专业创作队伍的工农出身的文学工作者,也只是被他们用作装潢门面的点缀品。这样的教训,我们能够忘记吗?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发展无产阶级自己的文学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前程。这以后不到十年时间,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在革命样板戏的鼓舞和带动下,北京市的革命文学创作队伍迅速地、蓬勃地成长,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的成千上万的工农兵业余作者,勇敢地拿起笔来,歌颂我们伟大的时代,歌颂“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文艺创作小组和文艺评论小组遍及城乡。他们创作的小说、诗歌、儿童文学集子达几十种。每年为参加国庆节和“五一”劳动节创作的节目,数以万计。这是过去那个“十七年”没有、也不可能有的新气象。革命的人们无不为这些新生事物茁壮成长而欢欣鼓舞。事实有力地驳斥了所谓样板戏是“一花独放”,“阻碍文艺发展”等等奇谈怪论。
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诬蔑文艺革命的种种奇谈怪论,是从他那个“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派生出来的。他的所谓“三项指示为纲”,就是要以目代纲、以目乱纲,否认阶级斗争的普遍存在,只许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攻倒算,不准无产阶级进行反击斗争。他到处伸手,到处刮风,挥舞着资产阶级老爷的大棒,对革命的新生事物一概打击之,必欲统统否定而后快。无产阶级经过艰苦的斗争,把千百年统治文艺舞台的牛鬼蛇神赶下去,由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取而代之,他认为是“一花独放”,是“极左”;工农兵登上上层建筑,夺得为无产阶级掌握笔杆子的权利,努力歌颂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组织起浩浩荡荡的革命文艺大军,他认为是“阻碍文艺发展”;因此,他就要来一番“整顿”;甚至叫嚷对“十七年”应当“重新估价”。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个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要复辟资本主义,要抓取舆论阵地,让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卷土重来,把文艺战线“整顿”成为他开历史倒车、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这是我们决不能答应的!
去年夏季前后,也就是文艺界右倾翻案风刮得最厉害的时候,我们北京市的广大工农兵业余作者反其道而行之,满怀战斗豪情,挥笔创作。有三十多个县、区和厂矿的创作小组的同志们,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创作起长篇和中篇小说,反映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那时候,我曾跟其中的许多创作组进行座谈。他们给了我极大的教育和鼓舞。这就更加证明,右倾翻案风在我们文艺战线刮得再凶狠,也是枉费心机。“翻案不得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广大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反对复辟倒退,要求继续革命,这种潮流,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我们决心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地批判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所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反击右倾翻案风,为无产阶级紧握手中笔,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大写特写、大歌大颂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句话,我们要跟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对着干,干到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