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扎根树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3-28
第4版()
专栏:

扎根树下
濮本林
这些日子,用如火如荼这四个字来形容我们山村的气氛,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一张张大字报喷火吐焰,一阵阵口号声如雷轰天,人人心头都燃烧着一团烈火,投入了批判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战斗。
我们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山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写大字报,屋子里的松明火常常彻夜不熄。
今天,村里要召开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会场就设在扎根树下。天刚放亮,我们就来到会场。看着那一排发芽泛绿的树木,不禁想起我们插队组组长洪柳来。洪柳到省里上大学去了。前几天,她来信告诉我们,说她马上就要毕业了。我想,如果洪柳能参加这个会,该有多好。
党支书刘大爷挥动他那结满老茧的大手宣布开会了。他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然后大声问:“谁来开第一炮?”
“我——”老支书话音刚落,远处立刻有人高声回答。
这声音是那样熟悉,正是我们想念的洪柳。
“红柳回来啦!红柳回来啦!”人们欢呼起来。
洪柳还是老样子:头上扎着一双羊角叉子,脸色黑里透红,眼睛亮闪闪的。她放下背包,接过老支书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显然,她是连夜走了六十里山路,从县里赶回来的。她深情地望了望周围的亲人,望了望那挺拔的扎根树,激动地说:“乡亲们,战友们,我毕业了,又来和大家并肩战斗啦!”扎根树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心潮汹涌,一幕幕往事又在眼前闪现出来……
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洪柳是我们红卫兵团的“头头”。一天,我们在批判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罪行后,决心以实际行动和刘少奇鼓吹的谬论对着干。没过几天,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指示。毛主席为我们指出了金光道。我们立刻写了一张申请上山下乡的决心书,贴在学校门口,洪柳的名字就签在最前面。
来到山村第一夜,在洪柳的倡议下,我们栽种了一排扎根树。打那以后,在党支部的关怀帮助下,洪柳带头和我们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走访老贫农,编写村史、家史。为了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她当了政治夜校的教员,组织了革命故事队。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她又背起药箱,当上赤脚医生。山村处处可以看到她那匆忙的身影。贫下中农热爱她,赞扬她是扎根山村的一株红柳。天长日久,大家就干脆叫她红柳了。
大队和贫下中农几次推荐她上大学,她都表示要坚持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锻炼。有一次,村里推荐我和洪柳进工厂。洪柳上山采药去了。我帮她填好登记表,送到了公社。她采药回来,知道这事后,连门也没进,步行几十里,硬是从公社把表要了回来。
在扎根树下,我迎到了她:“洪柳,你为啥这样固执,难道你真要在这里呆一辈子吗?”
“你说什么?”她紧锁双眉,沉默了一会,指着扎根树说:“你还记得我们在栽种这些树时发出的誓言吗?”
我怎么会忘记呢?我点点头说:“记得!”
“同志,我们不是说要在这儿干一辈子革命吗?我们不能做口头革命派,要做真正的革命派。林彪一伙污蔑我们是‘变相劳改’。革命需要我们开顶风船,和修正主义路线对着干!我们扎根在这里,就是射向林彪一伙的一发炮弹。”洪柳话语不多,却字字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房。我脸红了。第二天一早,我也跑到公社,要回了我那张登记表。
两年前,为了发展革命和生产,使我们山村更红火,为国家多做贡献,党支部决定改山造田,试种水稻,派洪柳去省五·七农业大学学栽种技术。这次,洪柳毫不迟疑,打起背包就走。临行时留下了一句话:两年后扎根树下再见!
两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果然在扎根树下重逢了。
听,我们的红柳说得多好哇——
“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妄想开倒车,搞复辟,把青年拖到邪路上去,办不到!我们铁了心,坚决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走,永远扎根山村干革命。要象这扎根树一样,十二级台风也刮不倒!”
扎根树下响起愤怒的吼声,在万里长空回荡。我望着洪柳。呵,她多象一株抗风雨、搏雷电的红柳,挺立在扎根树的行列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