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南山一代创业人——记湖北省崇阳县南山知识青年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4-02
第3版()
专栏:

南山一代创业人
——记湖北省崇阳县南山知识青年队
广阔天地把家安,
一颗红心永不变;
艰苦奋斗创大业,
敢教南山变新颜!
两年前,湖北省崇阳县南山知识青年队建立的时候,青年们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他们扎根农村、立志创业的决心。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今天,这个知识青年队已成为湖北省知识青年坚持乡村干革命的先进集体,南山也“旧貌变新颜”了!
南山知识青年队,是一九七三年秋后建立的。那时候,社会上有人听说青年们要在南山上创业,就吹冷风:“在南山这个穷山穷水的地方建队,别看现在高高兴兴的,以后总要哭着脸散伙。”青年队里,也有个别人认为,“上山下乡,路走对了。可到南山安家,门进错了”,想着换个地方。
青年队的贫下中农代表、洪桥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陈端阳大爷,满腔热情地对青年们进行再教育。油灯下,他同青年们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青年运动的方向》和《愚公移山》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南山上,他同青年们一边劳动,一边忆苦思甜,讲大寨人艰苦创业的故事,讲南山这个革命根据地光荣的斗争历史,使青年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以后,青年们密切联系斗争实际,人人口诛笔伐,狠批孔老二、林彪鼓吹的“学而优则仕”、“天命论”和懦夫懒汉世界观,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改造南山的雄心壮志。
青年们在南山安家了。房屋不够住,他们自己盖,家具缺少自己制,没有水井自己打,还在家门前栽了一排“扎根树”,决心同它们一起扎根南山。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青年们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开始了艰苦创业、建设南山的战斗。
南山是个黄土坡,土地瘠薄,青年们就大力开展积肥活动。春节期间,他们不回城,车干水塘积肥。大家挖的挖,挑的挑,你追我赶,奋战了二十多天,车干了三口水塘,挑塘泥一万多担,把队里的三十亩水田都铺上了一层。为了多积肥,女知识青年杨义民,一个人经常喂猪三、四十头。她起早睡晚,从不叫一声累。青年们还挑起粪筐,到处拣粪,一个多月时间,就拣了一万二千多斤。城里来的中学生拣粪,也曾引起有些人的笑话。青年们回答:“粪,是个宝,肥田地,壮禾苗,五谷丰登不可少;粪,手中拣,肩上挑,心中乐,为革命拣粪多自豪!”
为了改造南山的烂泥田、冷浸田,青年们就往田里掺窑沙,下陈砖土。他们每天肩上挑着百十斤的担子,上坡下岭来回二、三里,一天几十趟,有的肩膀压肿了,也不下火线,他们说:“舒舒服服怎么学大寨?艰苦奋斗才能创大业!”全队一人一条扁担,苦战半个月,挑窑沙和陈砖土七千多担。
青年们还改变耕作制度,在南山上推广双季稻。有人担心劳力不足,可是大家认为,劳力足不足,要看怎么算;充分发挥积极性,一人能顶几个人!早稻熟了,他们三点钟就出工,点着灯割稻子,顶着烈日栽秧。那些日子,大家干在田里,吃在田边,赶在立秋前胜利地完成了双抢任务。这一年,青年队的十五亩晚稻,平均亩产达到四百六十七斤。
青年们就是这样在艰苦创业。播种的时候,人少地多,他们白天整地,晚上打着灯下种。春耕时节,队里只有一条牛,他们就一人一把锄,一身水一身泥地挖。庄稼旱了,他们挑水抗旱;水桶不够,就用脸盆一盆一盆地端。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青年们建队的头一年,粮食亩产就从以往的三、四百斤,猛增到八百八十六斤,去年达到一千一百零四斤。南山知识青年队也从建队的第一年起,就做到了粮、油、肉、菜四自给,实现了粮食、生猪超《纲要》。
今天,南山的青年们仓里有余粮,银行有存款,圈里有肥猪。日子富了,但是青年们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思想没有丢。他们衣服破了自己补;农具、家具坏了自己修。有时出去开会,还自己带着米蒸饭吃。进城办事,也是不坐车,即使挑着百十斤的担子,同样是走着去,走着来。冬天,收回萝卜,他们把叶子加工成酸菜。就是腌肉剩下的盐水,也舍不得倒掉,又熬出盐来。有人认为这样太小手小脚了,青年们却说:“大手大脚不象创业的样子,那是败家子作风。要创社会主义大业,就是要‘小手小脚’地过日子。”青年们自己省吃俭用,努力对国家多做贡献。建队第一年,他们每人向国家贡献粮食八百九十斤,去年达到一千斤,还向国家交售肥猪十一头,油脂一百九十斤。
青年们在学习和劳动的过程中,扎根农村、艰苦创业的思想更加坚定了。知识青年戴利克是一九七一年从武汉下乡的。去年,贫下中农两次推荐他去读中专、上大学。小戴想到这是党组织和贫下中农对自己的关怀和培养,心里非常感激。同时,小戴想得更多的是:自己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刚刚迈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也才刚刚打响,自己怎能离开南山?这时,有人对小戴说:
“你立志务农,做缩小三大差别、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促进派,当然是好的。但是缩小三大差别,又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你何必一定要留在南山呢?”还劝小戴别错过机会,赶快写申请。可小戴回答:“正因为缩小三大差别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我才决心和大家一道留在南山,为建设新南山贡献一份力量。如果你说没有你的事,他说没有他的事,那末到底是谁的事?如果都照你这样想,南山什么时候才能建设好,三大差别什么时候才能消灭,共产主义又哪一天才能实现呢!再说,广阔天地有我学不完的知识,贫下中农是我最好的老师。我要同我亲手栽下的‘扎根树’一起,在南山上扎根,在风雨中长成材。”小戴没有写申请书,却写了一份扎根农村、艰苦创业的决心书。现在,小戴入了团,当了副队长,他正朝气蓬勃地带领着战友们,在坚持乡村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