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目前生产救灾工作中的主要偏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09
第1版()
专栏:

  目前生产救灾工作中的主要偏向
【新华社北京八日电】根据最近到达此间的材料,不少地区在生产救灾工作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以下几种偏向,严重地影响着生产救灾工作的进行,亟须迅速予以纠正。
第一个偏向是若干地区的领导机关仅仅注意了重灾区而忽视了轻灾区,结果轻灾区灾情扩大,变成重灾区。如河北省丰南县(原丰润县南部)七个轻灾区二百九十七个轻灾村,去年十二月初以糠菜度日的缺粮农民仅有两千五百二十户,但到今年二月初旬,即增加了将近三倍。灾荒加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该县领导机关把全部力量都投入了少数重灾地区,而放弃了对一般轻灾区的生产救灾工作的领导。其中如赵各庄原来有八十一户农民以打麻绳为副业,由于缺乏政府的领导,逐渐地减少得只剩了两户;该县郝家庄原来有二十七户编席子,也由于缺乏领导,后来都停了工。在苏北宝应、兴县、高邮、扬州等地也发生同样的偏向,结果轻灾灾情扩大。
第二个偏向是在若干重灾区只着重组织副业生产而未注意和春耕相结合。察北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均有此种现象。如河北省所制订的去年冬季至今年麦收前的生产计划中强调了副业生产,而对这一期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春耕工作则很少提及。产生这一偏向的主要原因在于若干地区的干部只看到副业生产容易解决灾民眼前生活困难的好处,而忽视了战胜灾荒的根本办法是依靠农业生产。
第三个偏向是在救灾工作还不善于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不少地区的干部仍只习惯于运用行政方法而不善于通过合作社来组织群众从事生产救灾。如山东省惠济县灾民对副业生产最初热情很高,但由于缺少合作社的通盘计划与组织,结果销路停滞,生产无法继续。最近冀东则发生了这样的现象,政府克服种种困难把救济粮运到了灾村,因无合作社的组织领导,灾民不得不又把粮食背到市场上去交换生产工具,商贩乘机低价收购,农民受到很大损失。而商人低价收购粮食后,又从农村市场大批运回城市,结果形成灾区与非灾区粮食倒流的现象。
上述偏向如不迅速加以克服,在目前春荒季节已来到的情况下,必将大大增加救灾工作的困难,并影响今年生产任务的完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