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狠批邓小平,把艺术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5-06
第3版()
专栏:

狠批邓小平,把艺术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中央五七艺术大学 洪毅达
去年,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在教育、科技、文艺界大刮右倾翻案风的时候,教育、文艺方面的逆流向文艺院校双管齐下,它的矛头指向毛主席的革命教育路线和革命文艺路线,目的在于否定艺术教育革命的胜利成果,为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文艺路线翻案。在集中火力深入批邓的大好形势下,反击艺术教育领域的右倾翻案风,批判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对于坚持艺术教育革命的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艺术教育,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把转变学生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艺术院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这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办好社会主义艺术院校的根本。而邓小平却大唱反调,极力鼓吹“白专”道路。在他的煽动下,什么“不管黑线、红线,培养出人,能搞出东西就行”的奇谈怪论就附声而出,业务第一的谬论又沉滓泛起。
列宁早就尖锐地揭露了“业务第一”之类的谬论是资产阶级伪善的说法。“提出这个原理的资产阶级自己就把资产阶级政治放在学校事业的第一位”。(《列宁全集》第二八卷第三八六——三八七页)回顾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艺术教育这块阵地受到修正主义的文艺、教育路线双重控制,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那时,资产阶级用什么“业务上要过得硬,生活上才能过得好”,什么“一招鲜,吃遍天”等名利思想毒害青少年,使不少学生迷失政治方向,画笔、乐器成了追名逐利的工具。有的原来出身和思想比较好的学生,为了去爬那个资产阶级的“小宝塔”,把阶级斗争、革命理想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十七年资产阶级在艺术院校实行专政的触目惊心的情景。邓小平鼓吹“白专”道路,就是妄图否定文化大革命以来艺术教育革命的胜利成果,使旧艺术院校那一套资产阶级教育体系死灰复燃。一句话,就是妄图在上层建筑领域恢复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专政。如果按照他们那条修正主义路线去办,决不能培养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只能培养出资产阶级的精神贵族,只能培养出修正主义的接班人。
文化大革命以来建立的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按照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战士中选拔学生。这是艺术教育史上一个深刻的变革。可是,党内资产阶级为了否定艺术教育革命,极力攻击这一无产阶级招生制度。他们说什么工农兵学员不行,“无论政治上、业务上都不如过去”。这种奇谈怪论,并不陌生。文化大革命前,资产阶级不就是说什么学艺术需要“特殊的天才”,污蔑工农子弟“笨”,说培养他们是“磨刀背”,白费功,把他们排斥在艺术院校的大门之外吗?
工农兵学员果真不能掌握艺术?果真“不如过去”?事实作了有力的回答。拿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来说,几年来,所属各院校招收了工农兵学员和工农兵子弟共一千二百多人。从政治上说,这些学生阶级素质、政治思想都比较好,他们把进艺术院校看作是阶级的委托,革命的需要。他们掌握文艺的武器是为了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比如,电影学校一九七三年毕业的一个工农兵学员,参加拍摄《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影片的工作,五登北坳,爬上了八千二百米的高度,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试问,如果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能做到吗?他们学习目的明确,懂得为革命而苦练基本功,专业技能也大大胜过了旧艺术院校的学生。舞蹈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就能排演整场的舞剧样板戏。戏曲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就能演出《打虎上山》,较好地表现了杨子荣这个英雄人物的气质,基本上掌握了这场技术比较全面的戏的基本功。而旧艺校呢,有的学生学了六年还没有上过台,上了台也不会表演。“不如过去”论者,完全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为十七年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文艺路线评功摆好,算文化大革命的帐,翻文化大革命的案。铁的事实,完全戳穿了他们散布的所谓工农兵学员“不如过去”的谎言。
邓小平极力攻击开门办学“使教育质量降低了”。什么开门办学白白“占了好多时间”,“大学生真正象大学生还差得很远”。这是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老调重弹。文化大革命前,刘少奇及其在文艺、教育界的代理人就是借口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反对艺术教育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他们说什么学舞蹈的本身就是体力劳动,学器乐的拿锄头会弄硬了手指头,因而不适宜下乡、下厂。他们把师生禁锢在高楼深院之中,与工农兵隔绝,长年累月地去死抠名、洋、古,沿着封、资、修的道路去关门“提高”。
毛主席指出:“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开门办学是一切学校都必须走的道路,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尤其必要。对于一个从事文艺工作的革命战士来说,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社会,改造世界观,是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的关键。工农兵的斗争生活是革命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只有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才能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几年来,我们艺大一直坚持组织师生,分期分批、形式多样地到大寨、大港、小靳庄、户县等地进行开门办学。始终坚持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课,把转变师生的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师生积极参加劳动锻炼,向工农兵学习,为工农兵服务。在开门办学中,我们结合三大革命运动的战斗任务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坚持了专业的基本功的训练,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练声、练功、练琴,画速写、素描。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师生进行创作和演出的艺术实践活动。单以音乐学院来说,两年来就为工农兵演出了三百四十多场,观众达二十八万五千多人。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史论专业的师生,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同工人、解放军战士一起,编写了美术、音乐方面的儒法斗争史的教材和书籍。戏剧学院部分教师到西藏开门办学,和当地的文艺工作者一起,创作了反映西藏人民革命斗争的话剧,得到了翻身农奴的好评。美院一部分师生到户县开门办学,在八个月的时间里,绘制了毛主席像多幅,创作了大量的年画、连环画、宣传画、幻灯片、壁画、光荣榜先进人物头像、家史画、村史画等等。在美院教学多年的一位老教师感慨地说,这些学生不仅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是过去旧美院学生所达不到的,由于联系实际密切,单就构图能力说,也超过旧美院学生的水平。
文化大革命以来,艺术院校打破了封、资、修文艺对课堂和教材的垄断,以革命样板戏和其它革命文艺作品作为专业课程的教材。这是亘古未有的大好事。而邓小平却大肆攻击革命样板戏,说什么样板戏不能“一花独放”。他极力反对无产阶级文艺占领文艺舞台和艺术院校的课堂,而要让封、资、修的文艺独霸舞台,把我们艺术教育的课堂,重新拉回到文化大革命前毒草丛生、牛鬼蛇神乱舞的老路上去!
以哪个阶级的作品为教材,这是艺术教育为谁服务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材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经济基础,又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路线服务。无产阶级不仅不排斥过去时代的优秀作品,而且坚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批判地借鉴古代和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但是无产阶级的艺术教育必须以本阶级的作品作为专业教育的教材。这不是一个任意的措施,而是根据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而提出来的。不这样就不能在教学阵地上实行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在文化大革命前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统治时期,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课堂。什么《天鹅湖》、《二进宫》、《贵妃醉酒》、《茶花女》、《李香君》等,学生成天围着这一类东西转。为了“深入角色”,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就得去领会后妃在禁苑之中的思春之情,慢慢地受了潜移默化。这样不但在思想上严重地毒害学生,在艺术上也给学生带来种种束缚。许多学生拜倒在封、资、修的“经典”面前,只会亦步亦趋,只会模仿古人、洋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情景,我们是永远不应忘记的。正是革命样板戏给艺术教育吹来了强劲的东风,横扫旧课堂的乌烟瘴气,它对学生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提高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革命样板戏是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的优秀样板,是向革命师生进行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教育的生动的形象化教材。许多院校以革命样板戏中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为榜样,
“演英雄、唱英雄、学英雄”,“演革命戏,做革命人”,不仅使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大大促进了他们在艺术上的提高。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大搏斗。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告诉我们,邓小平及其代表的党内外资产阶级和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斗争还将继续。我们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艺术教育革命的方向,坚决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狠批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把艺术院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有力工具!(附图片)
山西省昔阳县一支以贫下中农为骨干的业余美术创作队伍在斗争中迅速成长。这是他们在学习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批判邓小平攻击文艺革命的谬论。 新华社记者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