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拔不走的苗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5-16
第3版()
专栏:

拔不走的苗子
十八岁的余桂清,从河北省青龙县中学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青松岭下的土坎子大队。
带着文化大革命的蓬勃精神回来的余桂清,对资本主义的歪门邪道和旧的习惯势力,看不惯,不服气,敢斗争。资本主义思想严重的人,把她看成眼中钉、肉中刺。
一次,生产队一个负责人,要把集体的稻草、秫秸,长途运到口里市场卖高价,搞资本主义。小余当场拦下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那个人火冒三丈,说她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以后安排生产时,或者故意不给她派活,或者派了活不给她记应得的工分,想用这种方法把小余挤出生产队,拔掉这根“刺”。
余桂清在广大贫下中农支持下,不屈不挠,坚持斗争。
那个满脑子资本主义思想的负责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乘小余母亲有病住院之机,半夜三更跳到她家的院子里,装神弄鬼,第二天放出风来,妄图给她栽个“作风不正”的脏名,并扬言“这回不叫她走,她自己也得走了”。
斗争是这样复杂,这样尖锐。何去何从?贫下中农关心着余桂清,鼓舞她勇敢地作斗争。
夜阑人静,小余躺在炕上睡不着,回乡后的斗争一幕幕在眼前闪现,不禁心潮滚滚。她想着毛主席的教导,想着贫下中农的期望和关怀,想着年轻一代的重任,浑身顿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她翻身爬起来,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话:“报春的红梅,更喜风吹雪飘;我要在斗争中扎根农村,决不动摇!”第二天,她和往常一样,很早就来到地里,劳动更加积极努力。面对妖风迷雾,她精神抖擞一身胆。
乌云遮不住太阳。在群众的帮助下,某些人企图挤走余桂清的阴谋诡计很快被揭穿了,小余和广大社员满怀胜利的喜悦抓革命、促生产。贫下中农高兴地说:“桂清这孩子真是棵不怕风不怕雨、压不弯拔不走的好苗子呀!”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