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缓和”与绥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5-22
第6版()
专栏:伦敦通讯

“缓和”与绥靖
最近,西方许多报刊都在谈论一种所谓“索南费尔特主义”。这个主义是美国国务院顾问赫尔穆特·索南费尔特去年十二月在美国驻欧洲国家大使伦敦会议上提出来的。所谓“索南费尔特主义”,简单说来就是,在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疯狂进行扩张,加紧同美国争夺欧洲的情况下,美国为绥靖苏联,要东欧国家同苏联建立“有机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要东欧国家和人民忍受苏联的霸权统治,不要起而反抗,不要闹独立性,以避免“发生爆炸而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索南费尔特的讲话由美国报纸透露出来以后,立即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人们尖锐地指出,这是企图在欧洲“划分势力范围”。
此间报界和观察家们,把“索南费尔特主义”同去年所谓的“赫尔辛基精神”联系了起来,指出去年欧安会后,苏联在“缓和”幌子下连连扩军,在欧洲占有越来越大的军事优势,而美国在赫尔辛基会议后,节节后退,力图通过妥协以制止对方的进逼。西欧报刊相当普遍地认为,这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德国为一方和以英国为另一方之间争夺欧洲霸权的情景是多么地相似。英国一家刊物说:“现在在七十年代被视为时髦的法文字‘缓和’,正是同三十年代流行的时髦字眼‘绥靖’完全一样地相同”,“不过现在是俄国取代了德国成为主要的威胁”。
一些热衷于对苏联搞绥靖政策的人们散布这样一种论调:目前已经“无法防止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出现”,因而“没有别的选择”,唯有“设法影响”苏联使用其力量的方式,以便“鼓励苏联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比较克制的态度”。他们希望通过“把苏联紧紧地束缚在经济、技术和文化的纽带网里”,使之“软化”,而变成“温和的国家”。
难道事情果真如此简单吗?
一些英国和西欧国家人士和报纸列举事实作了否定的回答。一位英国记者说,欧安会后有人说“缓和”了,但欧安会后欧洲局势仍然很紧张,苏联扩张的政策没有任何改变。另一位朋友说,“缓和”的高调和一系列的会谈使得人们眼花缭乱,造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苏联却在“缓和”的烟幕下大大加强军备,使西欧面临着空前未有的苏联军事威胁。有人认为,这些搞绥靖政策的人并不真正了解现实。因为,从安哥拉到中东,从柏林到南欧,从地中海到印度洋,苏联那有一点克制的态度,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干涉和扩张。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把那种所谓“紧紧地束缚苏联的纽带网”耻笑为《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的那种一绷就断的缚人的绳子,指出这种做法就象当年“对德国的贸易、投资、文化联系并没有阻止希特勒德国一样”。
在西欧,人们不断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欧安会时,西方国家跟苏联签订那一堆“和平”、“安全”的协议究竟取得了什么结果?一家西方报刊讥讽说,西方国家津津乐道的欧安会关于“人员思想自由交流”的规定,不过是苏联在“苦药中放进的一点儿糖”。法国的一家报刊指出,西方国家实际上是陷入了“莫斯科的圈套”。
现在,引起西欧不少政界人士警惕的是,苏联在鼓吹“缓和”的幌子下,进逼西欧,而西方退让将会给西欧带来什么后果?
例如,当前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正在谈判所谓第二个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协议。双方就美国的巡航导弹和苏联的逆火式轰炸机究竟算不算战略武器,应否在限制之列引起激烈的争论。经过讨价还价,据西方报刊不久前透露,美国为了推动谈判,提出对这两种武器划一界线。如果苏联逆火式轰炸机不在空中加油,不在北极圈设加油基地,可以承认不算战略武器,不列入限制之内。一些西欧舆论指出,这意味着苏联的逆火式轰炸机不允许到达美国,而允许到达西欧。
又如那个“中欧裁军谈判”。几年来的事实已经表明,苏修在中欧的兵力越来越多,它已经在常规军备方面大大超过了西方。而今年以来,苏联还在不断扩充它在中欧的部队、坦克和飞机。去年十二月,在美国倡议下,北约方面宣称为了打破谈判僵局,提出了一项新建议,宣布撤走美国在中欧的一千枚核弹头和二万九千部队以换取苏联撤出在东德的一千七百辆坦克和六万八千部队。西欧的报刊把这一“新建议”称之为“新让步”。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西方这样做是在自己唯一处于优势的战术核武器方面作出让步,这样形成的“缓和只能对单方面”有利。但是,即使如此,苏修仍然认为西方的让步是“不够的”。
至于企图用“经济和技术”的“纽带网”来套住苏联,这也只是幻想。不少的西欧人士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所谓“纽带网”实际上是养虎贻患!现在,在西欧国家的议会辩论中,在电视广播里,在报纸刊物上,这样的认识是愈来愈多了。英国前外交事务国务大臣查尔方特在会见记者时说,美国和西欧国家同苏联搞经济、技术协议“实际上在帮助苏联克服它的弱点,使苏联建立起他们的军事实力。这是十分荒唐的”。一家英国刊物指出,由于西方供应苏联以粮食、机器、成套设备、技术、信贷,“西方的纳税人就使得俄国人能腾出更多的钱,更快地把它投资到巨大的军事工业中去”。西德反对党防务政策发言人韦尔纳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西方在“技术和财政方面促进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扩充军备,这简直是自杀”。事实上,西方的贷款和技术不仅帮助了苏联扩充军事工业的能力,而且也正象英国保守党议员、前内阁大臣沃尔克不久前说的,使苏联能够“越来越多地向西方国家使用经济武器,破坏西方国家的经济”。苏联曾经从西方购买大批商船,从而使它的造船工业能够集中力量制造军舰和潜艇。在苏联海军得到迅猛扩展后,现在苏修又挟其庞大的商船队,大大削减运价同西方竞争,逼得西方航运界大声抗议,疾呼苏联的竞争对西方航运业造成严重的威胁,不就是明显的例证吗?
从“欧安会”“最后文件”的签字到“索南费尔特主义”的出现,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在西方世界,存在着同三十年代相类似的绥靖情绪”(英国保守党议员温斯顿·邱吉尔语)。搞绥靖政策从来遏制不了侵略者和扩张者,侵略者的欲壑也是永远填不满的。北大西洋集团军事委员会主席、英国彼得·希尔—诺顿海军元帅说:“历史本身的一些事例表明,靠绥靖、靠回避,或者把只有表面价值的、表示良好意愿的声明当成是真正有效的东西,是不可能避免一场侵略的。”西德《世界报》也说:“任何建筑在绥靖基础上的政策都孕育着今后爆发战争的种子。”
人们正在注意的是,由于欧洲是苏修争夺的重点,它的四分之三的兵力就摆在西欧的大门口,因此,对苏联搞绥靖,必然会给西欧带来巨大的危险。我们访问查尔方特勋爵时,他向我们这样说,由于美苏争夺,特别是苏联的扩张政策,战争的危险在增长。苏联总是要欺负弱者的,只要西方力量削弱,苏联就一定要利用这一弱点。现在,西欧舆论在评论“索南费尔特主义”时强调指出,它对西欧来说,后果是“严重的”。西德《总汇报》说,索南费尔特讲话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美国由于内部的虚弱而推行一种绥靖政策,这种政策已经使欧洲领教了悲惨的经历”。一些政界人士正在向人们发出“我们现在正再度生活在欧洲历史上一个危险的时期”的警告。在西欧,愈来愈多的人正在呼吁各国加强团结,增进共同防务,联合反霸。英国《泰晤士报》就“索南费尔特主义”发表的文章意味深长地指出,现在对西欧各国领导人来说,应该“从自满自足的状态中觉醒过来了”。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