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背箩送戏走怒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5-25
第2版()
专栏:

背箩送戏走怒江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歌舞团,被当地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为“背箩剧团”。傈僳族自治州歌舞团的文艺战士背起背箩上山下乡,送革命样板戏上门,已经坚持好几个年头了。背箩里除生活用品和口粮外,还装着道具、布景和乐器,每人负重将近四十公斤。背着这样重的背箩,他们走遍了雪线附近的傈僳族村寨、怒江峡谷的工地和边防战士的哨所。
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怀抱着奔腾咆哮的怒江。这里山高谷深,交通困难。文艺战士们常常坐竹筏横渡野马般奔腾的怒江。遇到陡崖峭壁时,坐下来学一遍《为人民服务》,又精神抖擞地攀上用绳子结成的软梯,或登上海拔二千多米的风雪丫口。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怒江两岸,把样板戏送遍了全州百分之七十的生产大队。
巡回演出中,歌舞团演员们不论观众多少,哪怕只有一、二十人,也照样搭起布景,穿好服装,一丝不苟地演出。
为了下乡演好革命样板戏,他们早就开始了布景和道具改革。经过反复试验,把硬景改成了软景,道具能拆能装,便于携带。比如,身上的那只背箩,经过改造,行军时是背箩,演出时,蒙上一个布套,就成了演出用的凳子。几个这样的凳子并在一起,就是一张床。
“背箩剧团”走到那里,就在那里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在火热的斗争中锻炼改造自己,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这个四十九人的歌舞团里,绝大多数都出身于怒族、独龙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贫下中农家庭。他们对党、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愤怒批判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决心演好革命样板戏。独龙族女演员阿都,出身于奴隶家庭。在学习“深山问苦”一场戏时,她思绪万千,想起旧社会跟父亲蹲岩洞,吃野菜的苦难岁月,看一看盼到“深山出太阳”后,全家过上的幸福生活,更坚定了学好演好革命样板戏的决心。现在,她已经学会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里的许多唱段。
“背箩剧团”送革命样板戏上山下乡,各族群众对革命样板戏的热爱又鼓舞着他们坚持和发扬“背箩”精神,沿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勇往直前。
有一次,歌舞团在怒江东岸的工地上刚刚演完样板戏,发现西岸燃着一堆堆篝火。原来,很多傈僳族贫下中农为了看革命样板戏,都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因为怒江水激浪大,过不了江,他们就烧起篝火隔江听戏。
动人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文艺战士们从中受到很大鼓舞。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歌舞团的文艺战士们又背起背箩走怒江,革命文艺送万家。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歌舞团的文艺战士背着背箩,行进在怒江峡谷的群山中,奔赴新的演出点,为工农兵送戏上门。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