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儿童团”的“老团长”——记四川自贡玻璃厂老干部王斌支持新生力量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5-26
第4版()
专栏:

“儿童团”的“老团长”
——记四川自贡玻璃厂老干部王斌支持新生力量的事迹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儿童团”曾经创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当年的“儿童团”,如今大多已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了。过去的“儿童团”,应该如何对待今天的“儿童团”呢?被群众称为“儿童团”的“老团长”的四川自贡玻璃厂党总支书记王斌,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一)
一九七三年九月,自贡玻璃厂要安装全厂的主机——平拉机组。这台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很高,别的厂一般都是由七、八级师傅亲手安装,可是当时自贡玻璃厂连个三、四级的师傅也没有。怎么办呢?青年学工丁荣绵等八人向厂党总支要求“自己动手安装平拉机组”。
小将们的挑战,引起了厂党总支书记王斌的深思。他想,过去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十几岁的青年娃娃,在党的领导下,不是做出了许多被某些人认为“青年娃娃根本不可能做的事”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年代,从“土改”到“四清”,都培养和锻炼了成千上万的干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空前伟大的革命运动,培养锻炼了更多的人材。因此,支持不支持小将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正确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新生力量的态度问题。于是,王斌在厂领导班子内谈了自己的看法,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这些老干部都是从
‘儿童团’走过来的,我们这些昨天的‘儿童团’,可不能看不起今天的‘儿童团’啊!”厂领导班子决定坚决支持和积极帮助这些小将的敢想敢干的革命行动。丁荣绵等八个青年学工经过数十次的反复安装调试,终于使平拉机组安装成功了。
(二)
自贡玻璃厂在建厂过程中,厂领导班子曾考虑把一个青年干部安排为厂筹建铁路的负责人。可是有个别领导干部对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现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不能重用。
听了这种议论后,王斌心里很不平静。他想,文化大革命中,这个青年人和革命群众一起,向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发起猛烈的进攻,也批判了一些犯走资派错误的干部,这种革命精神好得很。为什么一些过去自己当“儿童团”时对反动派也是敢于斗争的老干部,却看不惯现在的“儿童团”的革命造反精神呢?说穿了,就是因为对群众揭露和批评了自己的错误而耿耿于怀。从根本上讲,这还是没有解决好正确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于是,王斌在厂领导班子内现身说法,大讲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教育,使厂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进一步认识到:群众的革命造反精神好得很,必须坚决支持,并一致同意把这个青年人提到领导岗位上来。
这个青年人担任厂筹建铁路专用线的负责人以后,更加认真看书学习,带领群众大干社会主义,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基本上修好了铁路专用线。通过斗争的锻炼,他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加深了对党的认识,不久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
青年干部敢想敢干,最少保守思想,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但是,由于他们踏上领导岗位的时间短,还需要在斗争中不断提高。因此,王斌象当年老八路带领“儿童团”那样,十分注意用自己的亲身经验来帮助教育他们。
自贡玻璃厂党总支副书记罗培芝是一个年轻的女同志。她刚担任领导工作时,经常被一些具体事务所纠缠。看到这种情况后,王斌就主动找她谈心,讲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只抓生产,不抓政治,执行修正主义路线错误的教训。在王斌的帮助下,罗培芝结合学习革命导师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读了十多篇马列著作,提高了认识。王斌还帮助青年干部运用革命理论指导现实的阶级斗争。去年夏季前后,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刮起的右倾翻案风也吹到了自贡玻璃厂,唯生产力论、技术第一又冒了头。王斌同志就和青年干部一起学习革命导师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论述,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这实质上就是文化大革命中早已批判过的黑货的回潮。原料车间党支部副书记、新干部余荣谦写出了《土豆烧牛肉与反革命经济主义》等短小精悍的大字报,进一步从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批判了
修正主义谬论。目前,在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好形势下,全厂职工共产主义精神大发扬,新人新事层出不穷,进一步发展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大好形势。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