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我们永远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6-08
第3版()
专栏:散文

我们永远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广东省高州县火星农场 王培楠
来自“红色娘子军”故乡的海南农垦业余文艺宣传队,今晚到我们海北垦区演出,地点就在龙岗水利建设工地。我赶到会场,演出已经开始了。
不久,喇叭里传来了女报幕员清晰的声音:“下一个节目——小提琴独奏:《红卫兵的盛大节日》。演奏者:赵铮。”啊!赵铮!我象触电一般,热血奔涌;拨开人群,挤向台前。悠扬的琴声响起来了,我停住脚步,凝视着战友的面容,眼睛慢慢湿润了。舞台上的赵铮,已经不是旧日的模样,但他戴着红卫兵袖章的神态,依然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演奏的曲子,我至今也还哼得出来。随着高昂的旋律,我又回到了文化大革命风雷激荡的日日夜夜……
赵铮是我的同学,他的爸爸在码头当搬运工人。我们都很喜爱音乐,我学琵琶,他学小提琴。一个星期天,我们俩一同回校参加乐队训练。沿途,看到马路两旁正在拆掉旧楼房,兴建新工厂,一派火热的施工场面。工地的电灯还亮着。赵铮说:“瞧,工人叔叔又在加班干社会主义哪!”我正想答话,路旁脚手架上的喇叭叫了,催着要砖头。赵铮就对我说:“时间还早哩,咱俩干一阵再回学校吧,雷锋叔叔带病也这样干呢!”这个建议,我很赞成。两人卷起裤腿,捋起衣袖,参加战斗。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很高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火热的工地,跑步赶回学校。
我们轻轻推开音乐室的门,人们“哗”的一声笑起来。我瞧瞧赵铮,他瞧瞧我,彼此也乐了。一身泥浆一身汗,好象刚刚远征归来。
“还笑?象话吗!”一声断喝,鼎沸的音乐室顿时鸦雀无声。校长怒气冲冲地出现在音乐室门口。我们说明了迟到的原因,校长仍不肯放过。他冲到讲坛上,傲慢地说:“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学校,不是搬砖弄泥的工场。赵铮,上星期,你带头闹事,拒不演奏《叩天门狂想曲》,胡说什么‘这与我们的时代不合拍’。今天,你又目无组织纪律。我看你啊,根本不配拉小提琴,只配当‘孤俚’!”(外来语,资产阶级侮辱搬运工人的说法。)
赵铮显然动了感情,针锋相对地说:“校长,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还叩什么‘天门’,作什么疯癫的狂想,我看确实不合拍。再有,你对我们搬运工人这样瞧不起,是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啊?”
“住口!”校长怒不可遏,嚷道:“从今天起,取消你拉小提琴的资格!”
赵铮脸色通红,昂首大步地闯出音乐室。
那时候,我们真不明白,为什么挂着无产阶级招牌的学校,对资产阶级的一套这么热心,而对我们接近工农这么害怕?后来,我们才清楚了:在那十七年里,资产阶级在学校里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我永远忘不了赵铮那战斗的琴声。
那是一九六六年六月,毛主席亲自点燃的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在祖国大地燃烧起来了。校园里贴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一天,教学大楼的中厅走道挤得水泄不通,人们围着观看一张大字报:《看今日附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谈彻底揭开我校的阶级斗争盖子》。签名:赵铮。学校被搅动了,顿时变得生机勃勃。可是,过了不久,这些大字报通通被撕毁了。工作组长在大会上宣布:“谁反对党支部,谁就是反对党中央,就是反革命。”赵铮拒不检讨,被当作顽固不化的“反党分子”禁闭起来。
当时我虽然对赵铮的革命行动不大理解,但要说赵铮反党,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诬蔑。
那天,我给赵铮送日用品去。我站在禁闭室的窗前,望着朝夕相处的赵铮,眼泪忍不住往下掉。赵铮坚定地对我说:“别难过,毛主席会知道这一切的。”
当夜,我们几个同学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悄悄地议论学校的运动,望着一天星斗,装着满腹疑问。突然,一阵熟悉的琴声响起来,激越的旋律扣人心弦。啊!赵铮在演奏。听!“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主席”,一个个音符都拉得这样准确、饱满,充满深情。这是红卫兵战士的心声啊!我们仰望着光辉灿烂的北斗,心随琴声飞到了毛主席的身边。
乌云遮不住太阳。毛主席的大字报《炮打司令部》,象一声春雷在全国震响。彻底清算刘少奇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时候到来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幸福的时刻。我和赵铮一起乘坐北上的列车,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八月十八日,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了我们红卫兵。他老人家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向我们微笑,向我们招手,给我们指明方向,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夜晚,天安门广场仍然是狂欢的海洋。金水桥畔,一群群红卫兵激情地朗诵诗章,表达对领袖的爱戴;纪念碑前,一队队红卫兵举手宣誓:在大风大浪中,把自己锻炼成可靠的革命接班人;赵铮手持小提琴,演奏当日受检阅后谱写的曲子:《红卫兵的盛大节日》。许多红卫兵围拢来,随着音乐的节拍,载歌载舞。啊!毛主席!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您说,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啊!
文化大革命的隆隆炮声,摧毁了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祖国山河更加鲜红。赵铮当了学校红卫兵的负责人,朝气蓬勃地工作、学习、战斗……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晚上,赵铮正同战友们一起讨论红卫兵运动的前途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辩论风生。这时候,红色电波飞越千山万水,传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声音:“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整个校园沸腾了,欢呼声震撼夜空。
赵铮兴奋地跳上椅子,激动地说:“战友们,这就是我们红卫兵的光明前途!”
街道上又一次滚动着红色的人流,锣鼓声、鞭炮声汇成一片。墙壁上写满红卫兵的豪言壮语:“毛主席发令我出征,上山下乡干革命!”“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那天,黄埔港红旗招展,鼓角喧天,广州几十万人民,热情欢送到海南岛插队落户的红卫兵小将。在“红卫”轮旁,赵铮握着我的手说:“我们到祖国宝岛海南,你们到粤西山区,再见了,亲爱的战友!当我们重逢的时候,应该毫无愧色地说:‘我们没有玷污红卫兵这个光荣的称号!’”
此后,我经常收到赵铮的信,其中有一封写道:
“阿钢,当你们那里茶芽初发的时候,我们这里已是胶乳飘香的季节了。记得我们刚来海南,这里荆棘丛生,茅草高过人头;如今,层层梯田环山绕,橡胶林里歌声飘,我们亲手种的‘扎根苗’,已开始产胶了。最近,我们又组织了青年突击队,向深山老林进军。我们垦荒的山头,就是当年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扎营的地方,岩石上还刻有‘红军万岁!’的标语呢!在毛主席接见我们红卫兵九周年的时刻,我们在茅棚前,点起几堆篝火,一起回忆当年的幸福情景。同志们要我演奏一段,你说,我拉什么好呢?望着光芒四射的北斗星,我的心飞到了北京。我想:毛主席是我们红卫兵的统帅,是他老人家给我们撑腰,鼓舞我们造走资派的反。是他老人家指引我们上山下乡,我们才不断地磨去身上沾染的旧学校的毒锈,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红卫兵战士,永世不能忘记毛主席接见的幸福时刻。我拿起小提琴,拉起了《红卫兵的盛大节日》,思绪又飞回到文化大革命的峥嵘岁月……”
读着来信,我仿佛看到,海南岛的英雄树,万花盛开,红得就象红卫兵的袖章。万泉河畔,当年红军洒过热血的土地,今天战斗着继往开来的新一代。
掌声雷动,把我从回忆中唤醒,我快步走向后台。我要向战友倾吐自己的万千感想:啊,铿锵的琴声,当年你伴随着我们冲锋陷阵,摧毁了刘少奇、林彪的资产阶级司令部。今天,在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你又象战斗的号角,鼓舞知识青年,扎根乡村干革命。高昂的琴声,你飞扬吧,随着东风传遍祖国大地,告诉战斗在四面八方的红卫兵战友,在通向共产主义的大道上,我们永远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