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基诺山区十年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6-13
第3版()
专栏:

基诺山区十年变迁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一个基诺人聚居的基诺人民公社。基诺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解放前,“三座大山”压得基诺民族濒临灭绝的边缘。解放后,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基诺人民同全国兄弟民族一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获得飞跃发展,人口比解放前增长一倍以上,达到八千多人。文化大革命以来,基诺山区的变化更是惊人。人们说,基诺人十年跨越了几个世纪。
昨天刻木记事 今日寨寨办学
“基诺人民成了文化的主人,这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幸福。”事实正是这样。不久以前还是刻木记事的基诺山区,村村寨寨办起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曼伞生产队队长、共产党员布鲁飘激动地说:“我们的学校是在阶级斗争中办起来的,我们还要在阶级斗争中把它们办得更好!”
提起小曼伞办学的斗争,得从一九六二年说起。当时,刘少奇大砍合作社的妖风刮到基诺山区,小曼伞合作社被刮得只剩下六户。社长布鲁飘代表这六户社员,找到区上的干部,要求把合作社办下去。那个干部问他:“你们有识字的人吗?连个会计都找不到,还办什么社。”布鲁飘坚定地说:“毛主席指出的合作化道路我们走定了,没识字人,我们也要办社。”当然,布鲁飘知道,没有识字的会计,办合作社会有不少困难。一九五八年刚办社时,会计不识字,只得沿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刻木方法记工分。有时候刻了数字符号的竹片被搞乱,帐目就很难算清。后来,从外村请来一个识字不多的人当会计,工作起来仍然有不少困难。
小曼伞的贫下中农决定自己办一所小学,培养自己的文化人。他们从外村请来一位教师,要求区里批准办学。可是有人借口民办学校“不正规”,不让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基诺贫下中农自己办的小学,才在深山老箐中诞生了。
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基诺人民学习革命理论、学习先进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许多生产队进一步办起了政治夜校,建立了读报小组、科技小组;有些生产队还建立了以青年为主体的理论学习小组。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基诺山区出现了人人关心国家大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瘴疠之区”展新颜
解放前的基诺山,是云南有名的“瘴疠之区”,疟疾、天花、痢疾不断发生,夺去大量基诺人的生命,整个民族的人口逐年减少。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关心边疆少数民族的健康,派出医疗队,开办卫生所,免费为基诺人民防病治病。但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干扰,基诺山区仍然不能摆脱缺医少药的状况。
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光辉的《六·二六指示》传到基诺山区,基诺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合作医疗、赤脚医生,这些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犹如烂漫的山花,很快开遍整个基诺山区。现在,全公社三级卫生网已经建成,六个大队有五个建立了合作医疗站,有一个正在筹建中。平均每个大队有三名赤脚医生,所有的生产队都有了卫生员。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基诺山区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被控制,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我们访问基诺公社卫生所时,赤脚医生训练班的学员正在上课。他们激动地说:“我们基诺人祖祖辈辈无医无药,在民族语言中,过去连‘医生’这个词都没有。无医无药的苦处,内地的同志们大概没有我们体会得这么深切。文化大革命真好,我们总算有了自己的第一代赤脚医生。”
破刀耕火种 迎机器进山
刚解放的时候,基诺人还处在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一把砍刀,一块火石,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常常“种了一山坡,收不到一筐箩”。一九五八年,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基诺人开始改变这种落后的耕作制度。开水田,平坡地,基诺山区第一次有了固定的耕地。但是,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旧的习惯势力的阻碍,到一九六五年,全公社水田面积只有二千二百多亩,刀耕火种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
文化大革命给基诺人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以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掀起声势空前的开山造地热潮,到一九七五年,全公社水田增加到六千二百多亩,水稻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三倍多,粮食总产量比解放初期增加二点二倍。
改革旧的耕作制度,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是一次深刻的思想革命。在开田造地的过程中,阶级敌人散布封建迷信思想,用“神山”、“鬼地”的胡说恐吓群众。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在党组织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坚决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深入批判反动的“天命观”,冲破旧思想、旧习惯的束缚,坚持向所谓“神山”、“鬼地”进攻,开出了一片片水田、一坡坡台地。
现在,在基诺山区,相信科学、相信先进技术的人越来越多。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公社拥有大小拖拉机十八台、柴油机二十五台、揉茶机七台、碾米机三十八台,还建成了两座小型水电站。从砍刀到拖拉机,基诺人实现了跨世纪的飞跃。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