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时刻想着工农兵的人们——纪录影片《背篼剧团》、《鄢陵县豫剧团》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6-23
第3版()
专栏:

时刻想着工农兵的人们
——纪录影片《背篼剧团》、《鄢陵县豫剧团》观后
闻哨
在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的四川平武县境内,一支文艺宣传队正在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经过的长征路上行进。他们走冰川,越栈桥,过溜索,每人身背一个竹背篼,走遍了县内所有的公社和绝大多数生产队,送戏上门,为广大工农兵服务。
在河南鄢陵县的广大农村,活跃着一个朝气蓬勃的豫剧团。为了把革命样板戏普及到万户千家,为了迅速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他们根据平原地区的特点,自己设计,用板车制造“流动舞台”,为贫下中农送戏下乡。
这就是纪录影片《背篼剧团》和《鄢陵县豫剧团》所展示的动人情景。
这两部影片生动地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决遵循毛主席所指引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高歌猛进的动人事迹。因此,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能不能长期坚持上山下乡,首先要在思想上解决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文化大革命以前,鄢陵县豫剧团由于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长期蹲在县城里,只为少数人服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批判了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从思想上明确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因而就能长期坚持上山下乡,为贫下中农服务。剧团里的同志们说得好:“鄢陵县四十多万人口,农民就占了三十九万,如果剧团不下乡为工农兵演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岂不成了一句空话?”类似平武县文艺宣传队和鄢陵县豫剧团这样的文艺团体,在全国是很多的。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工农兵服务,他们不仅在城镇演出,而且更多的是到工矿、农村、连队去演出。他们想方设法,克服上山下乡遇到的困难,有的自背行李、灯光、道具,活动在崇山峻岭;有的“一人一根长扁担,挑起革命文艺上高山”;有的改制板车,既是运输工具,又可以当舞台和床铺使用。群众称赞这些剧团为“背篼剧团”、“扁担剧团”、“板车剧团”……他们为普及革命样板戏,用革命文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做出了贡献。
坚持上山下乡,不仅是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问题,也是培养和建设革命文艺队伍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下乡演出,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向贫下中农学习,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贫下中农称赞他们“上台能演戏,下田能劳动,既是演员,又是社员”;“睡的是百家铺,吃的是千家饭,走的是红军路,演的是样板戏,真不愧是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这些同志在上山下乡演出中,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下乡演出,要求演职员一专多能,一人多用,人人成为多面手。例如,影片《背篼剧团》所纪录的平武县文艺宣传队,全体队员中没有一个人进过专门艺术学校,但是,经过在实践中刻苦学习,就都能很快上台演出,大多数人还学会了二至三种以上的乐器。
上山下乡演出,就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如果按照城镇舞台上演出的条件照搬,势必因为人员过多、乐队过大、布景过重、耗电量过大而很难下乡;即使下去,也会给群众造成困难。这就要求剧团必须做到轻装简骑。鄢陵县豫剧团、平武县文艺宣传队以及其他许多剧团,在这方面都创造了许多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坚持上山下乡,为工农兵服务,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要求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狠批邓小平所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敢于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对着干!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不是污蔑文艺工作者上山下乡“没出息”吗?平武县文艺宣传队的同志们回答得好:“我们的艺术不是商品,是献给工农兵的一片红心。工农兵需要,工农兵欢迎,就是有出息”!这是对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有力批判,是对邓小平在文艺界所刮起的右倾翻案风的有力回击!当然,斗争决不会止息。但是,请听:
舞台车把手中握,笑迎困难战恶魔,
铁脚踩碎千堆雪,征途饱尝苦中乐。
日夜奔送革命戏,文艺花开千万朵。
让我们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昂首阔步勇向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