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方针是教学与实际相联系 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结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15
第3版()
专栏:

  方针是教学与实际相联系 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结合
根据政务院及教育部的规定,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方针是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各系、班的课程,内容少而精,切合实际需用。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在使所有学生能了解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并能熟悉掌握该科必备的专门业务知识。本科各系第一期共同必修科为马列主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俄文及体育。此外,工厂管理系专攻政治经济学、工厂管理;法律、外交两系专攻国家与法律基础;经济、经济计划、财政信用借贷、贸易、合作社等系专攻经济地理、高等数学基础。各专修班各修六门至十门课程。各系班均注重实习,实习时间较上课时间为多。各系学生寒暑假并将全部到有关业务的机关工厂实习。各科教材主要采用苏联各大学及专科学校的最新课本,以及所聘苏联教授编著的讲义和指定的参考资料。该校专设有编译室、出版处和印刷工厂。
为了更好地更直接地接受苏联先进的教育建设经验,该校聘请了苏联教授分别担任各种课程的讲授。中国教授则有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王可风、胡华、王大纲等。全校教授、教员共约一百三十人。
该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并由校长、副校长各研究室主任、党委书记、各系主任、各部(包括教务、行政部门)主任组成校务委员会,共同拟订全校教学计划,进行有计划的教学。该校又专设研究部,负责统一准备各科系的教学设备并研究改进教学。此外,另设各专门课程研究室(现有马列主义、中国革命问题、教育、财政经济、法律、外交等研究室)实际组织教课并组织中、苏教员经常调查各有关业务部门的实际工作,搜集材料以充实教材,并将请有关部门参加指导工作。 (金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