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首都各中学进行政治教育一年 学生初步建立新人生观 今年上学期政治课本已确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15
第4版()
专栏:

  首都各中学进行政治教育一年
学生初步建立新人生观
今年上学期政治课本已确定
【京市新闻处讯】首都各中学的政治思想教育,去年一年通过政治课教学和学校行政、党、团工作,结合其他各种社会活动,在肃清反动思想残余与建立新的人生观等方面都获有很大的成绩。为了使中学政治教育更有系统地进行,市文教局特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委员会”,具体领导和帮助政治课教学的推进,明确政治课的任务为进行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教学,并规定自一九五○年春季开学起,各中学初一、二年级政治课读本续用“革命故事读本”,初二根据学生程度和要求,酌量增加有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常识。初三以上一律学习共同纲领,分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等七部分进行。学习共同纲领半年计划正在草拟中,不日即可公布。
一九四九年春季开学时,北京多数中学即先后设立政治课,暑假前以《中国现状与中国革命》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初步消除了由于受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歪曲宣传所造成的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所抱的怀疑心理。各校配合着《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青年修养》、《新人生观》和《政治常识读本》等教材进行教学,各年级都还讲过《中苏问题》、《土改问题》、《知识份子的改造》等。
暑假开学后,文教局曾规定了各级政治课读本:初一、二学革命故事;在共同纲领公布后,着重进行“五爱”教育,初三至高三学《中国革命读本》,内容为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并结合时事进行教育,如白皮书问题、中苏友好关系、人民政协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运动、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十月革命、斯大林寿辰等。这一学期间,在消除学生对美帝国主义的幻想、对苏联建立正确的认识,在对新爱国主义和国民公德的教育上起了不小的作用。
但是在暑假前的教学内容上,一般是缺乏系统,计划性不够,也有脱离实际的现象,如《青年修养》太枯燥,《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太深,学生不易了解。暑假后领导上虽提出以“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为主要内容,但对于把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作为重点进行教育一点没有明确,因此虽然政治教员在实际上讲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教材,但始终未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自“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成立后,拟在明确的方针下,订出适合多数学校情况的计划,举办与教学密切结合的讲座,具体帮助政治教员教学,这将会更有效地推进中学的政治教育。
除了政治课外,各校还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组织各种展览、参观、集体观剧、观影,组织青年讲座和大报告等,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都起了异常显著的效果。今后京市中等学校的政治课的教学,在政治教员不断努力提高业务的基础上政治课教学的进行一定会有更加显著的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