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我国粮食史上空前艰巨工作 全国粮食实施通盘调剂 保证供求平衡减少进口外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16
第1版()
专栏:

  我国粮食史上空前艰巨工作
全国粮食实施通盘调剂 保证供求平衡减少进口外粮
可供调剂的余粮数量巨大,足够解决全国粮食供应问题。
大批余粮现正源源不断运往缺粮地区
全国各地各部门组织配合行动供应民食工作将创造出奇迹
【新华社十三日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通盘调剂粮食的伟大计划正在逐步执行之中。这个艰巨的在中国粮食史上空前的工作,将保证全国各大城市和灾区粮食供求的平衡,和维持产棉区棉粮的合理比价;同时足以减少外国粮食的进口到最低限度,以还击敌人的封锁,并在对外贸易上造成对我更为有利的形势。抗战以前的几年,入口外粮最高时年达四十亿斤,最低时每年也在四亿斤以上。巨额外粮的入口,消耗了中国大量的外汇。与这种情况同时存在的是,许多产粮区有大批余粮找不到销路,形成谷贱伤农的畸形现象。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在全国范围内的通盘调度。
这样的通盘调度,只有在今天这样的全国统一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去年冬季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曾经举行了一次全国的粮食会议,决定全国各地所收的公粮除地方附加粮之外,全部由中央财政部统一调度;同时,决定除去军粮和其他必要的支拨外,公粮的其余部分全部交中央贸易部调剂市场。这批粮食数量巨大,占全国市场商品粮食的主要部分,只要能够有计划地予以合理使用,国营粮食公司就有充分的力量领导私营粮商,解决全国的粮食供应问题。贸易部又两次召集全国各地区的有关负责人举行长时间的会议,缜密计算了各地区粮食的产销数量,制定了通盘的计划,统一调运各个产区的余粮,分别调剂各个销区。这样的合理调剂,对各个缺粮地区的利益自不待说,同时对各个有余粮的地区也是有利的。因为在此大陆业已基本上全部解放和全国业已基本上统一的局面之下,没有一个地区能关起门来单独地稳定自己的经济;如果任何一个地区的物价因缺粮而发生波动,必将迅速地影响到全国。
按照贸易部这两次会议的慎重计算:今年东北、内蒙、中南、西南各大行政区除了本身的军需民食之外,还有大量的余粮,足以基本上解决各个缺粮地区的需要。因此这个计划决定:华北地区所不足的,以东北余粮的一部分和内蒙余粮的全部调剂;包括上海在内的华东地区缺粮数量最大,则以东北的另一部分和中南、四川的余粮供应。此外,其他地区之间和各自内部,也将进行一些数量较小的调剂:比如把太行山西麓长治地区的余粮运到东麓的邯郸,以大别山区的运到皖北,再以皖北的运到上海,广东将从湖南和江西得到两万万斤大米,西安已经从河南得到两千万斤小麦,以支持棉粮的合理比价。其他各项调运也都已经开始:东北杂粮一亿二千万斤已到达河北灾区,内蒙余粮已有三分之二到达北京,此外,东北和长江两岸的大米正在源源不绝地向上海运去。
这种大规模的调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组织工作,这须要解决几千里路程的长途运输中各种各样的难题,从铁路、轮船到兽车、人力等等各种运输工具和方法都将在充分使用之列。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积极配合这个工作。贸易部早已和铁道部签订了合同,贸易部、交通部的合同也已签订,交通部正致力于组织长江的各种船只。中南和华东分别组织了运粮委员会,除了中国粮食公司及其各地分支公司本身的人员之外,中南临时抽调了其他的干部三千人参加这个工作,华东抽调了两千人,华北抽调了四百人。贸易部又直接派遣了大批干部到各个交接地点去进行监督。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交通不便,运费十分巨大,这种调运成为一种明明白白的非赔累不可的生意。但是,国营贸易机关为了调剂民食、稳定物价的最大利益,毅然负起了这个责任。国营的中国粮食公司在拟订今年全年的经营计划时曾经一再精打细算,赔贴的资金折合小米约在四亿斤以上。此外,这样规模庞大空前的调运还引起一连串技术上的困难。首先是加工的工厂不足,这正是长期倚赖洋米入口的恶果之一。为解决这一困难,今年将努力增加机器加工的设备,但是主要的还将是尽可能的组织人力加工。同时,还要大量的增建仓库和实行科学的保管方法。
解放战争期间,成千成万的农民们赶着他们的毛驴千里送粮,保证了数百万大军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去年各地区之间调剂各大城市的粮食也曾经达到了五亿斤以上。在连续地克服无穷无尽的困难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今年在全国粮食的供应工作上,一定又将要创造出奇迹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