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唯物辩证法的好教材——赞彩色科教影片《海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7-23
第3版()
专栏:

唯物辩证法的好教材
——赞彩色科教影片《海潮》
长缨
浩瀚的大海,波澜起伏,滚滚潮浪,涌向岸边。一会儿,海水渐渐升高;过了一段时间,又慢慢地落下去。这是彩色科教影片《海潮》开始的一组镜头。海水为什么会那样有节奏地产生涨落运动呢?
对于任何一种自然现象,历来都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影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向我们扼要而生动地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同孔孟之道宣扬的“天命观”作斗争中,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研究海潮、利用海潮所取得的出色成果。远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通过长期的天文观察,就发现了海潮与月亮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的论断,这是海潮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它宣告了孔孟之道鼓吹的“天命观”的破产。影片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光辉成就,热情地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是在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作坚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海潮》揭露和批判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关于海潮成因的种种骗人的鬼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海潮是海水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本身存在着固有的运动规律。
影片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充分调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采取特技、动画等各种方法,把观众带到了广漠深邃的宇宙星空,深入观察和分析引起海水涨落的各种矛盾运动,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地”和“天”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由于地球上海水水域的巨大和它的流动性,因此当它被地球带着在宇宙空间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其他星球的作用和影响,而引起海水的涨落。影片紧紧抓住地球、月亮、太阳三个星球之间的各种矛盾运动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怎样决定着海潮运动规律的特点,科学地解释了海潮的成因及其规律性,使观众认识到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从而受到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海潮》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坚持科教电影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向,在正确地揭示海潮运动规律的过程中,以革命样板戏为榜样,满腔热情地歌颂了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的沿海广大工农兵群众和海洋科学工作者,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海潮规律,进而利用海潮、征服海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影片通过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两岸人民利用大小潮规律围海造田的英雄事迹,鲜明地突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胜利,宣告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破产。“滔天浊浪排空来,倒海翻江山为摧”,影片运用长焦距镜头真实地、准确地在银幕上再现了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磅礴气势。但是,这种自然奇观,在旧社会,带给沿江人民的却是沉重的灾难。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历代反动统治阶级不但不治理海潮带来的祸患,却反而利用海潮横征暴敛,逼得广大劳动人民背井离乡,家破人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随着高昂激越的解说声,画面急速翻转,展示了钱塘江畔萧山县人民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凯歌声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海潮规律,利用海潮规律,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向大海夺田的宏伟画卷,生动地说明了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的我国人民一旦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当我们看到昔日茫茫的烂泥滩,而今变成稻浪滚滚的米粮川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以饱满的革命激情,歌颂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歌颂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海潮》的摄制成功,是对邓小平大刮右倾翻案风,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有力回击。我们坚信,随着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伟大胜利,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科教影片问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