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斗出锦绣丰收图——珠江三角洲早稻丰收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8-11
第3版()
专栏:

斗出锦绣丰收图
——珠江三角洲早稻丰收见闻
早稻成熟了。南海之滨,珠江两岸,纵横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水乡平原,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
我国著名的商品粮产区——珠江三角洲及其边沿的二十五个县、市,一千二百万亩早稻,已经收割完毕,普遍获得丰收。许多县、公社和大队,粮食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的十三个县、市,五百万亩早稻,总产比一九七五年增长百分之七以上,涌现了大批平均亩产一季过《纲要》、超千斤的高产社队。
今年早稻丰收是怎样得来的?这里的许多干部、社员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是同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对着干,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丰硕果实。
南海县今年早稻夺得丰收,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里的干部、社员总结今年丰收的由来,都说,路线对头粮满仓。半年来,他们抓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狠批了邓小平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批判他散布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进一步端正了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激发了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革命热情。全县革命和生产的形势大好,春收小麦亩产和总产都比一九七五年翻了一番,生猪饲养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现在,这个县的早稻又获得丰收。
珠江三角洲二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干部、社员,入春以来,在备耕、春耕和田间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战胜了频繁的自然灾害,赢得了今年早稻的丰收。
我们在珠江三角洲访问了不少县的领导成员和社队干部,他们在总结早稻丰收经验时,都深切地感到,今年早稻丰收,是在自然灾害频繁袭击的情况下获得的。早稻丰收的事实雄辩地说明,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把广大农民培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战士,他们就能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搞得更好。
东莞县是珠江三角洲的重点产粮县之一,今年早稻收成特别好。我们在这个县的道滘公社访问,公社党委书记深有体会地对我们说:怎样看待人民群众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路线同修正主义路线的原则分歧之一。文化大革命前,我们一度上过唯生产力论的当,没有真正把广大贫下中农看成是革命的动力,仅仅把他们当作单纯耕田种地的劳动力。通过这几年的看书学习和斗争实践,特别是经过深入批邓,才真正认识到,广大贫下中农是战斗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的主力军,是党在农村实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的依靠力量。广大农民群众是愿意而且能够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的问题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从这一认识出发,公社党委就是在夏收大忙的日子里,仍然坚持学习制度。现在,全公社已经办起一百七十多所政治夜校,组织广大社员学习革命理论,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公社党委还进一步加强了贫下中农理论队伍的建设,组织起一支有一千一百多人的理论学习辅导骨干队伍。水乡农村,充满社会主义革命的热烈气氛。广大干部、群众分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就集中火力向资本主义猛烈开火,齐心大干社会主义。人心齐,泰山移,在千百万觉悟了的群众面前,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自然灾害不能战胜呢!
珠江三角洲今年早稻获得丰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不仅高产地区产量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平均亩产一季跨《纲要》,超千斤的公社、大队,而且原来生产条件比较差,粮食产量比较低的公社、大队,也普遍获得大幅度增产。佛山地区二十多个面积最大的低沙田公社,今年早稻都获得大幅度增产,产量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坦洲公社是中山县面积最大的一个公社。早稻种植面积占全县十分之一。
今年,通过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中山县委和坦洲公社党委领导干部,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改进领导作风,深入基层,和社员搞三同,认真调查研究,组织群众集中火力大批资本主义,集中力量大干社会主义,把集体生产搞得好上加好,夺得了早稻丰收。中山县委从坦洲公社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实际效果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进一步加深对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重要性的认识。县委带头轮流到生产队当农民,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各级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从春耕到夏收,全县百分之六十的干部一直蹲在基层,同社员一起学习,一起批邓,一起劳动。干部带了头,社员劲更足,后进社队的面貌迅速改观。
珠江三角洲各级干部,半年来也进一步改进作风,二万多名干部深入第一线和社员搞三同,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丰收,鼓舞了珠江三角洲广大干部、社员新的斗志。早稻还没有收完,辽阔的大平原就被夺取晚稻丰收的人们装点出另一番景色。许多地方,上午收刈了早稻,下午拖拉机就在田里翻起了层层黑浪,接着,就出现了大片碧绿的晚稻禾苗;许多地方,打破了过去晚稻不施泥肥的习惯,日夜三班地投入挖河泥,运泥入田的战斗。刚刚赢得早稻丰收的人们,在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强大动力推动下,正乘胜前进,夺取革命和生产的更大胜利。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