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莫斯科的生意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8-13
第6版()
专栏:

莫斯科的生意经
舒 冬
苏修一贯宣扬它同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的贸易是建立在“互利基础”上的一种“平等合作”关系,“牟取暴利和剥削”是同苏联的外贸目标根本“不相容的”,苏联从中不谋任何私利,等等。这种高调唱得煞是娓娓动听。
可是,最近苏修的一位外贸部副部长却在无意之中拆穿了这种西洋镜。这位副部长先生在谈论苏联外贸事业“步步上升”、赚来的“金卢布”在国库里越堆越高的“发达”景象时,颇为得意地说:这是由于我们的工作“高度熟练”,进口时“会买好的东西”,“不能多付钱”,出口时不卖得“太贱”。他公然以卑鄙的商人口吻举例说:“如果一般人按一个卢布卖出”,那末他们就该“按两个卢布卖出”。这位副部长如此眉飞色舞地大谈其生意经,不打自招地道破了苏修这个超级大国的生财之道。
贱买贵卖这一套资本家的发家本领,对苏修这个“超级”资本家来说,确实是已经到了“高度熟练”的程度。就以被莫斯科吹嘘为其“无私援助”的“典范”印度为例,苏修卖给印度大批质量低劣、技术过时的机器和工业产品,这些货色的价钱一般总要比国际市场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有时甚至相当于国际市场的三倍,而他们从印度进口的原料一般总要比国际市场少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价钱。千方百计地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买进人家的东西,付钱越少越好;想方设法以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卖自己的东西,赚钱越多越好,这已成为苏修在对外贸易中的一个准则。据有人粗略估算,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四年,苏修通过这种不等价交换捞到的暴利高达上百亿美元,许多国家的经济大受其害。难怪外国舆论指出,苏修是在推行“残酷的榨取政策”,在实行“地地道道的剥削”,必须警惕“苏联老板”。
事实上,苏修在外贸生意中玩弄的手法何止于贵卖贱买这一种。诸如以次充好,投机倒卖,背信弃义,任意抬价,简直无所不为。只要对它有利,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可以干出来。同老牌资本家相比,它的胃口要贪婪得多,它的手段要狡猾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掠夺者之一,苏修对它那个“大家庭”的成员国也不例外。去年,苏修公然背弃过去同东欧国家商定的供应燃料价格五年不变的协议,突然把它向东欧国家出售的石油等价格提高一倍以上。现在苏联出售石油的价格与前年相比,已经大约提高了百分之一百四十,苏修从中多获利十几亿卢布。在同西方的粮食买卖中,也可看到它那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贪婪本相。一九七二年,它曾向美国等西方国家买了两千多万吨谷物,使国际粮价急剧上涨,转眼又以高出两倍的价钱,把其中一部分倒卖给别国,从中发了一笔横财。苏修所干的,道道地地是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卑鄙勾当。
革命导师恩格斯在揭露资本家的贪婪本性时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64页)近年来苏修疯狂扩军备战,把大量资金用来制造武器,造成巨大的财政亏空、债台高筑,更是急于利用一切途径其中包括外贸生意来寻找出路。勃列日涅夫一伙不久前声嘶力竭地叫嚷,必须“大大增加对外贸易额”,“提高对外贸易的盈利率”,“扩大对外贸易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有益效果”,这种急切之情,盖由此而来。
苏修既要充当最大的国际剥削者,就休想把自己身上的污迹洗刷干净。它的所作所为,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识破了它的伪善面目,懂得所谓“互利”,仅仅是对苏修一家有利,所谓“合作”就是苏修剥削和掠夺他人的代名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苏修以后不再骗人。“不欺骗就卖不出去”。(列宁:《在英国》,《列宁全集》第18卷第261页)这是资本家在交易中奉行的信条,勃列日涅夫一伙是决不会因有了破绽而弃之不用的。这也可以说是莫斯科的生意经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