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抓紧今年春耕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18
第1版()
专栏:社论

  抓紧今年春耕生产
在自由的新中国大陆上,第一个春耕生产运动就要到来了。今年全国农业生产计划要求在一九四九年的基础上增产粮食一百亿斤,增产棉花四百七十万担。这是今年农业战线上斗争的总目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没有战斗任务的人民解放军、各级农村地方党组织和所有农村党员、以及广大农民群众,从现在起,应立即动员起来,热烈地进行春耕生产工作。目前,一切农村工作都应当围绕着春耕生产这一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进行。
今年全国农业生产的总方针是以恢复为主。在老区农业生产一般应较一九四九年生产水平提高一成;在条件较好的老区,农业生产应争取恢复战前水平。在新区,则一般要求保持一九四九年生产水平,条件较好的新区,争取略加提高。灾区则要求生产自救,保证按时下种,不荒一亩地。
领导今年春耕生产的基本环节:在新区,主要是安定农村生产情绪,安定社会生产秩序。其关键,在一切新区,主要是深入宣传解释与正确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对新区土地改革、征收公粮与对于春耕生产的各项政策。即在剿匪地区,亦应将剿匪工作与上述工作结合进行。在老区,主要是普遍深入地组织劳动力、改良农业技术与宣传解释奖励增产的农业税收政策。在灾区主要是在生产自救的方针之下,筹划春耕的口粮、籽种与保护牲畜。抓紧了这些基本环节,就可以搞好今年的春耕生产。
今年农业生产中,新解放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新解放区有三万万左右的人口,有八万万亩以上的耕地,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十四万万亩的百分之五十七。全国最主要的产米区都在新解放区。新区粮食总产量,多于老区。而今年农业生产中,问题最多、情况最复杂的是在新区。
新解放区农村现在的基本情况是:分配土地的改革还没有条件立即实行,而新区地主与农民也都知道,土地的改革必然要实行。于是地主存在着观望心理,农民等待着分配土地,加以一九四九年秋季征收公粮任务较重,而在执行征收公粮的政策上有些地方又发生了些偏差,遂使不少新区人民不敢放心生产。因此,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于二月二十八日发布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及征收公粮的指示,把我们在新区的土地改革政策与负担政策明白宣布,以安定人心。三月十五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又进一步具体地说明了我们在新区的农村政策。因此,今年新区春耕生产工作,主要任务就是宣传与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对农村各阶级的政策,使他们“心里有数”,以便放心生产。这里首先是对于农民的政策。人民政府对于农民的利益,即在未实行分配土地的改革时,也有切实的保障:第一,保障实行减租;第二,保障所租种的土地由自己收获;第三;农民原有的土地不论现在与将来均为农民所有,并得自由买卖,不受侵犯。其次,对于地主方面也作了如下的规定:第一,在实行分配土地改革前,地主的土地仍归地主所有。第二,地主在依法实行减租后,得依法向农民收租,农民则应依法缴租。第三,地主如有自耕部分,同样保障他收获的权利。此种收获及依法减租后的收租部分,在今后实行土地分配时均不在没收分配之列。此外,则是保障解放后成立的自由借贷关系;并规定现在和将来均不禁止雇佣关系。对于因勤劳耕作及技术改良而增产的土地,征粮时不增加负担。对于荒芜土地与破坏行为则一律禁止,并须给荒地者与破坏者以处分。至于各地人民政府在征收一九四九年公粮中所发生的畸轻畸重的缺点和错误,则须进行切实的纠正与补救。
这是中央人民政府在新区实行分配土地以前对新区农村的基本政策。这个政策是完全符合于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各地必须切实执行,不得丝毫动摇。但执行这一个政策需要经过艰苦的工作。因为新区群众没有老区的政治经验,而我们在新区的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又一时赶不上老区,社会秩序又没有老区安定,干部数量少,任务又重。这些条件,使新区干部很容易放松春耕生产的领导,或者领导得不及时,而“单打一”地搞剿匪、土地改革准备工作或征收公粮工作,这种可能必须防止。因为如果放松了春耕生产工作,必然造成脱离群众的严重现象,而且对于一九五一年的全国与新区粮食供应可能造成极大的危险。这就是说,如果放松了新区今年的生产工作,将造成我们新的严重困难。
今年农业增产的重点在老区。
在老解放区,由于已根本上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生产情绪是一般高涨的,他们迫切要求增加生产。有些地方,地价上涨为几十年来所未有,市场上的肥料,往往被农民抢购一光。据前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统计,一九四九年华北地区推销水车数较一九四八年增加十倍。这都是土改结束后农村的新气象。但也有少数地区,由于在过去土地改革中,曾发生过侵犯中农利益的偏向,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有些地方,土地证至今尚未发完。加以某些农村工作中长期缺乏民主生活等,致使某些群众不完全了解人民政府与共产党发展生产的政策,对劳动致富仍存有某些顾虑,有的还残存着以“穷”为“光荣”,不事生产的懒汉思想。这些错误思想是老区发展生产的障碍,必须教育农民,彻底肃清。
老区农民高度生产热情是今年春耕生产的有利条件。但是,老区农民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仍是继续贯彻“组织起来”的政策,这是分散的个体经济的农民劳动致富的康庄大道。少数地方干部与农民以为革命已经成功,生产互助已无必要,这是十分错误的。所有老解放区,必须在现有的生产组织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在自愿两利的原则下更广泛地发展各种生产互助的组织,同时应该普遍地系统地建立和加强合作社,用合同制度把国家贸易机关与大量的合作社联系起来,并与劳动互助组织密切结合,使农村个体经济经过合作社广泛地与逐渐地走向集体化的道路。此外,各地还要认真执行农产品的价格政策,保证农民的主要农产工业原料作物在一定数量和一定规格顶交公粮的合理比价。这一切都是经济上加强城乡互助与工农联盟的道路。
老区生产的第二个问题是改良农业技术问题,其中,首先是水利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今年已在黄河长江以及冀东、绥西、鲁南、淮河等地进行着巨大的水利工作。各地——不论山地和平原均应抓紧这一项工作,预有准备地防止一切旱涝危险的发生。其次,则是选种、施肥、深耕细作、防止病虫害、发展畜养、防止兽疫以及植树造林等,在这方面要坚决采用我们农业生产中成功的经验与可能的进步的农业技术。
老区春耕生产中第三个问题,应大力宣传中央人民政府所规定的负担政策和价格政策。按照政务院指示:“公粮应按土地常年应产量比例征收,即不征收其因勤劳耕作和善于组织而增产的部分。”即凡因农民努力生产而增加的收入,政府并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在部分老区尚未颁发土地证的,要在春耕前迅速发下,已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区而不能及时发土地证的,应先宣布确定地权,并坚决地与适当地解决过去土地改革中所遗留的其他未解决的问题,以达巩固地团结农村人民齐心生产的目的。
一切灾区更应当抓紧春耕生产,这是缩短灾期,渡过灾荒的根本办法。灾区生产,困难较多,但应坚决加以克服。其中,首先是春耕中的口粮问题,各灾区政府应领导灾区人民切实筹划籽种,牲畜草料等,以保证春耕。中央人民政府对灾区生产异常重视,已经拿出可能与足够的物质力量支援灾区,只要各地善于组织与运用这个力量,就一定能够保证今年春耕的胜利完成。
关于春耕生产的领导,基本方法是通过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农民代表会议,动员农民中的劳动英雄与生产模范起带头作用。这是克服过去生产工作中经验主义与小手小脚的作风,采取大规模的群众路线作风,以及克服生产上盲目性和保守思想的有效方法。各地生产计划要切合实际,反对一切主观主义和强迫命令作风。老区与新区、牧畜区与农业区、植棉区与非植棉区、灾区与非灾区、轻灾区与重灾区等,在生产计划与要求上均应有所不同。但一切计划都必须要贯彻恢复至少维持生产的总方针。为了实现今年农业生产计划,须要在全国进行一系列的宣传鼓动工作,组织工作以及检查工作。各级领导机关应摆脱一切非当务之急的工作,集中全力投入春耕中去!争取今年春耕运动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