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春苗顶着风浪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8-27
第3版()
专栏:

春苗顶着风浪长
林源
一九七五年七月的一天上午,由延安市开出的一辆长途汽车,沿着陕北弯弯曲曲的一条公路向北急驰。车窗外,乌云紧压山头,迎面扑来的狂风刮得窗玻璃呜呜直响;车窗里,一群乘客把一个二十几岁的瘦高个小伙子紧紧围住了,他们不断关切地问:
“小孙,听说你们的合作医疗总站要散了?”
“小孙,听说你……”
只见小孙有力地把手一挥,理直气壮地回答:“俺们的合作医疗总站是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的,谁也拆不散!”
这青年人不是别人,就是闻名陕北的北京到延安插队的知识青年、赤脚医生孙立哲。他是刚从北京参加全国卫生会议归来的。
那段时间,在邓小平刮起的右倾翻案风鼓动下,卫生战线阴风四起。有人说合作医疗站是刮“共产风”,有人说孙立哲的“大方向错了”,有人说孙立哲搞“极左”……一路上,孙立哲反复琢磨这些话,他敏锐地感觉到,这股风显然不是冲着他孙立哲个人来的,而是冲着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来的。他,从一名受过毛主席检阅的首都红卫兵成长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赤脚医生,每走一步,都要经过多少风浪、多少斗争呵。为了捍卫和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一次次地冲锋陷阵,从没有软过手。这一次,面对这股风,他同样充满战斗豪情,心里非常坦然。
傍晚,他跨着坚定的步子,回到了自己那个合作医疗总站——一间普通的窑洞。他的战友李彦,正伏在桌上看书,一见孙立哲回来,只惊喜地喊了一声:“立哲……”眼圈就湿润了,下面什么话也说不上来。这一段,合作医疗总站站长孙立哲不在,她这个副站长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呵!
孙立哲很理解小李此刻的心情,他用毛巾擦了把汗,反而轻松地笑了笑说:“小李,你不是喜欢唱样板戏吗,来,咱们唱一段。”
风狂红旗舞,雨猛青松挺,
海燕穿云飞,征帆破雾行,
暴风雨更增添战斗豪情……
雄壮的歌声飞出窑洞,在山间激起深深的回响。
“孙立哲回来了!”消息象风一样在村里传开,大队党支部成员、老大爷老大娘、青年小伙子、小娃们都来看他,问长问短,安慰他、鼓励他。老贫农高大爷怕他受不住这么大的压力,又和他谈起了当年许多革命老英雄跟着毛主席转战南北的英勇斗争故事……。
“小孙,要顶住!”高大爷把旱烟杆一挥,坚定地说:
“对,要顶住!”小孙紧紧抓住了高大爷那双结满老茧的大手,一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的眼前,忽又浮现出许许多多象高大爷这样的老贫农的形象,许许多多延安革命老英雄的形象。插队七年来,正是他们,象培育一棵幼苗一样精心地培育他,每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又是他们挺身而出,支持他,鼓励他。他记起自己经过刻苦钻研、实验,第一次拿起手术刀为贫下中农治病时,有人说他是“瞎胡来”,有人骂他是“黑医生”。那时,贫下中农不也是这样跑来坚定地对他说:“小孙,要顶住!”是呵,他和贫下中农在一起,就感到浑身有用不完的力量。
从回来的第二天起,小孙就积极参加劳动,和大家一起举办赤脚医生训练班,自力更生办起了加工中草药、制针剂的土药房……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小孙干得更欢了。
然而,右倾翻案风越刮越猛,邓小平攻击卫生革命的许多谬论不断传到他的耳朵里,什么赤脚医生“知识少”、“水平低”,什么“二十五年来”是循着“正确路线走的”……在邓小平煽动下,卫生界有人大谈十七年“取得更大成绩”,要为城市老爷卫生部翻案。
面对滚滚寒流,小孙的心里是多么不平静呵!多少个深夜,他彻夜伏在煤油灯下,如饥如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及文化大革命以来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心里越来越明了。一天晚上,学着学着,一位被他治愈了的病人的形象忽然跳入他的眼帘。这个患甲状腺瘤十六年的贫农女社员谢桂花,步行四十多里来找他,一见面就对他说:“小孙,俺这病跑了多少大医院,都把俺推出来不管。俺信得过你,今天,只好来找你了……”说着说着,颤抖的嘴唇“哇”一声哭了起来。小孙心里一酸,禁不住眼泪也簌簌往下掉。在他接触的成千上万的病人里,有多少象谢桂花这样在文化大革命前被大医院推出门外的病人呵。正是在陕北这个偏僻小山村的医疗实践中,孙立哲清楚地看到了十七年城市老爷卫生部给贫下中农造成的极大危害,也正是在和病人的接触过程中,他深感经过文化大革命,这种把病人随便推出医院门外的城市老爷卫生部作风在某些地方仍然存在,卫生革命必须进行到底,而今天,有人却要倒退回去……想到这里,他心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提起笔来,挥笔疾书……
第三天清晨,在合作医疗总站朝霞映红的窑洞墙上,便出现了孙立哲写的一张
“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将卫生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大字报。要“赤脚医生们行动起来,顶住歪风逆流,反对复辟倒退,同修正主义路线斗到底!”这张大字报,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慨,直指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
人们闻讯蜂拥而来,很快,大字报前就围满了人,议论纷纷。多数人称赞这张大字报:
“好!小孙这娃还象当年的红卫兵。”
“小孙这娃多象电影里的田春苗呵。”
但也有人冷言冷语地说:“还反这反那,现在是讲安定团结的时候,弄不好将来有他受的。”
某医院有位领导人,过去,他就是极力反对孙立哲拿起手术刀的一个。批林批孔运动中,群众揭发和批判了他许多否定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言论,他作了检查。但邓小平的右倾翻案风一刮,他又活跃起来,走路的步子也迈得更大了,手也甩得更有劲了,他听说孙立哲写了一张大字报,赶忙到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那里去打听大字报的内容。
“什么,歪风逆流?什么,复辟倒退?!”这位平时以说话温和自居的人,此刻抑制不住地把眼镜一摘,暴跳如雷起来,“哼!还是这一套,我看,打着反复辟旗子的人往往自己搞复辟!”他甚至根据最近上面的“新精神”,在暗中搜集孙立哲的材料,准备大干一场。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迈出这一步,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就开始了。他一看风向转了,只好悄悄地缩了回去。
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中,孙立哲和他的战友们,激动地一次又一次地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指示,用铁的事实,反复深入地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他常对战友们说:“斗争还没有完,我们红卫兵的革命造反精神永远不能丢,走资派在哪里走,红卫兵就要在哪里战斗。”
宝塔山高高地屹立着,延河水淙淙地流淌着。在延安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多少春苗,迎着风雨更加茁壮地成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