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苏修“缓和”骗局日益破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9-08
第6版()
专栏:伦敦通讯

苏修“缓和”骗局日益破产
“缓和”这个词,近年来人们已经听得十分耳熟了。苏修统治集团就象市场上推销劣货的高声叫卖者那样,不放过任何机会,不遗余力地贩卖它那“缓和”的狗皮膏药。特别是“欧安会”结束的一年来,真是把“缓和”吹得天花乱坠,叫喊什么“缓和”已经是“时代的潮流”,成为世界的“主导趋向”,吹嘘“缓和已变得多么根深蒂固”等等。但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在西欧,人们又是怎样看的呢?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今年出版的《一九七五年战略研究》一书中说:“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现在都普遍产生一种‘缓和厌倦感’。”
西德《斯图加特报》不久前发表的文章指出:俄国人不会看不到西方对“缓和”所普遍表露的厌倦。
美国《洛杉矶先驱考察者报》的驻欧记者在一篇报道中写道:在整个西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苏俄不是在本着缓和的精神行事,而是在利用这个据认为是使紧张局势松弛下来的行动来达到它自己的自私目的,并哄骗西方”。
事实是,在西欧,“缓和”决不是什么“时代的潮流”,什么“主导趋向”。记者曾经在去冬今夏访问了意大利和西德,无论在罗马、波恩,还是在伦敦,人们很容易发现:“缓和”的骗局正在日益破产,“缓和”的滥调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唾弃。
在罗马,记者同一些意大利新闻界人士谈到“欧安会”时,不止一个人说:赫尔辛基会议之后,世界上并没有出现“缓和”。苏联是帝国主义者,它搞的是“使人沉睡和麻醉的政策”。
在波恩,记者同一位官员交谈,当提到“缓和”时,他说:“这一切已经够了,人们不愿再听那一套虚假的调子了”。
如果说,在“欧安会”时,识破苏修“缓和”骗局,提出西方应提防产生“虚假安全感”的人还不算很多的话,那末现在这种看法已经是相当普遍的了。我们在西德,曾经采访了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特劳斯,他向记者谈到当他揭露苏联对欧洲的威胁时,一家西方大报曾经把他称作僵硬的反对派,但是现在这家报纸自己也不断谈到了这一切事实。
不难理解,由于苏修统治集团的欺骗,以及西方某些热衷于推行绥靖政策的人的鼓吹,渴望和平的欧洲人民曾经对于“缓和”寄予一些期望。但是,近年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疯狂的扩军备战和对外扩张戳破了“缓和”的谎言,也暴露了西方某些人慕尼黑思想的危险。西欧的人们从一件件无情的事实中看到了真相,正在逐渐觉醒。
不久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荷兰人士伦斯曾撰文指出:“在过去,一些西方评论家倾向于把缓和解释为意味着友好、对抗的结束和一个合作时代的开始。现在不那么经常听到这种乐观的解释了。”英国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最近发表讲话说:“在评价我们同苏联的关系时,需要把一切幻想从我们头脑中消除掉。”英国《每日电讯报》一位记者说:自从赫尔辛基会议以来,俄国的行为,尤其是俄国军事力量的继续扩大,促使人们现实地看待局势。
在地处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峙的西德,你更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缓和”的情绪的变化。在记者同许多西德人士交谈中,人们常常会说:我们有人过去对“缓和”存过希望,可现在失望了,但这是好事,我们变得开始清醒了。在我们访问基督教民主联盟议会党团外交政策发言人马克斯先生和西德外交部国务部长、自由民主党的默尔施先生时,他们都程度不同地谈到了这一点。马克斯先生对记者说:“现在不仅在欧洲,同样在美国对缓和的失望情绪在增长。许多人曾经认为有了东方条约、美苏协定、‘欧安会’,这些缓和的步伐会使欧洲人更好地在没有危险、没有威胁中生活。而现在有许多人认识到,苏联政策的性质没有任何改变,局势没有缓和,而是出现了新的紧张”。
现在,在欧洲,普通的人们都在警惕地谈论苏修日益加紧的扩张行动。在濒临波罗的海的西德海湾城市弗伦斯堡,记者同一位司机聊天。他是一位健谈的饶有风趣的人,谈话从弗伦斯堡的历史、风光谈到了今天苏联在波罗的海的军事威胁。他说:“俄国人想征服世界。对那些想征服世界的人不能太软弱。”有一次,记者从波恩乘火车去不来梅,先后在火车上和不来梅港口同退休职员、航运商人和码头管理人员交谈,人们几乎都对苏联生产大量火箭大炮,却要从外国进口大量粮食的事实,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他们要生产那么多武器,而不去改善自己的农业呢?它总有一个目的吧!人们不难看到,苏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侵略和扩张,争夺世界霸权。它的所作所为正在打开人们的眼界,推动人们思考当前他们面临的严重问题。
同一年前相比,西欧各国对缓和的态度也起着变化。如果翻阅去年年底北大西洋公约部长理事会和国防部长会议的公报,还可以看到不少有关“欧安会”“令人鼓舞”,东西方“缓和”等等字样,那今年的公报这方面的调子已大大降低,而更多地强调苏联扩军,西方必须提高警惕。这一点在西欧共同体、西欧议会、西欧联盟的各种会议上也表现出来。自从“欧安会”以来,在西欧,人们围绕着“缓和”以及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问题展开了很大的争论。尽管这场争论到目前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见,但是可以看出,这场争论对于动员舆论反对对苏搞绥靖政策,促使西方认识苏联借缓和之名行扩军之实的危险,是起了作用的。
正是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西欧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也提出要执行“不抱任何幻想的现实主义政策”,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加强防务和联盟的基础上同苏联发展关系”。西德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副主席科施尼克不久前在接见记者时指出:要取得世界的“缓和”不能只是依靠信任,而必须依靠加强自己的力量,在对方一旦发动进攻的情况下,能进行自卫。法国总统德斯坦最近也不断强调在保持法国独立核力量的同时,必须尽一切努力发展一支强大的常规军备。英国外交大臣克罗斯兰也指出:“没有安全就不可能有缓和”。他强调:“我们不能无视我们看到的证据。正是在苏联鼓吹缓和的几年中,苏联武装力量得到不断地加强,我们必须有能力对付这种挑战。”
苏修统治集团对此十分惊慌和恼怒,竭力企图用谩骂、威胁和利诱、安抚等各种手段来制止这种趋势。它把一些热衷于搞“缓和”的西方人士封为“现实主义者”、“清醒的活动家”;而对一些反对和揭露苏修假缓和真扩张的人则扣上“缓和的敌人”、“顽固的冷战分子”罪名。它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诱西方搞所谓经济“缓和”,捞取贷款、技术实惠;同时它挑拨离间,伺机分裂西欧,妄图各个击破。不久前它发表了不寻常的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系声明,又拉又打,公然以选择“和平”还是“战争”来威胁西德。最近,“欧安会”一周年之际,苏修头目也一个个亲自出马,为“缓和”继续大造舆论。然而所有这一切,并不能增长它的声势,而只能暴露它的险恶和虚弱。一些西欧人士指出:苏联的这种做法只是企图挽救声名狼藉的“缓和”政策,但“这是徒劳的尝试”。西德《世界报》的一位同行对记者这样说:“现在,西方越来越多的人从苏联扩张中看清了‘缓和’的真正含义。苏联感到这样下去对它的扩张战略将是很大的失败,因此,它要用一切办法使那些觉醒过来的人重新再沉睡下去”。但是,今天的欧洲已经不是第二次大战前慕尼黑时代的欧洲了,“缓和”骗局是一定要破产的。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