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关于修改“鸿鸾禧”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19
第5版()
专栏:

  关于修改“鸿鸾禧”的问题
艾青
编者按:本刊三十七期(二月二十六日)发表了艾青同志的“谈《鸿鸾禧》”一文之后,收到了两位读者的来信,都赞成该文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对剧本的具体的修改的意见。我们特地发表了其中一位年青工人的来信。从这热情的信里可以看出,旧剧在群众中有着广大深刻的影响,而已经有了觉悟的工人阶级虽然爱好旧剧,却同时也有了批判能力。他们是不满意未经改革的旧剧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改革旧剧呢?我们以为改革旧剧一方面应该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同时又须能鼓舞人民群众的斗争情绪。这个工作是艰巨的,但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来信和艾青同志的复信一并发表如下:
艾青同志:
您写的《鸿鸾禧》一稿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我看了非常同意、兴奋。我对旧剧很有兴趣,却又感觉矛盾。譬如关公杀死黄巾贼无数,而黄巾是被迫起义的农民,关云长这家伙就是个大刽子手了。但是我看见舞台上的关公,威武极了,两眼不睁,双手摸须,大红脸,威风凛凛。因此凡有关公戏,我就要看。然而在思想上,我是不认为关二爷是好人的。
金玉奴一剧,我想把后面改为:莫稽坐官后,贪污腐化,另娶妻子,压迫、剥削人民。金玉奴被推入水中,被渔翁所救,金松找到玉奴,团结了群众,杀死莫稽,大家选金松为知县,大快人心,你道可也不可?此致敬礼!
郭竞 三月三日郭竞同志:
看了你的来信,谈到关于如何修改“鸿鸾禧”的问题,而且拟了一个具体的方案,你的热心使我很感动。和你一样,另外还有一位甄平同志也拟了一个具体的方案。这两个方案的精神是相同的,都是想使金松父女由于莫稽的背叛而参加了革命。你主张“金松找到玉奴,团结了群众,杀死莫稽,大家选金松为知县”。甄平同志则主张“把这个戏的时代安排在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时代(或者是太平天国时代),金玉奴是被农民救起来,由于现实的教育,参加了农民军,会合了她的父亲金松,找到了莫稽作一个大清算。……”从你们的方案里,可以看出大家对旧剧要求改革,而且都是想使改革了的旧剧具有强烈的革命性,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广大群众的情绪的反映,这种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可宝贵的。
但是,对于你们所拟的这两个具体方案,我却不能完全同意。我觉得这样的修改是十分勉强的。在封建社会里,像金玉奴所遭受的这种悲剧原是很多的,而这种悲剧之不能避免,是由于封建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封建社会是个充满悲剧的社会,一定要使每个旧剧都改变成喜剧,是不合历史真实的。同时,我也不同意在我们的“改革”了的旧剧里,每次都用群众斗争的场面来结束,这种办法,显然是把一个文艺作品所要求的政治性理解得十分简单化了。试想把金松选为“知县”,是多么不自然的安排呢?按照这样的一种精神来修改旧剧,一定会把封建制度的中国社会,写成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而当前也的确有些改革旧剧的人,是企图把社会的历史完全翻转过来的。许多原来描写古代生活的剧本,常常生硬的放进了一些今天所流行的新术语,也是这种修改方式的一个例子。
听说最近已有两个同志修改了“鸿鸾禧”这个剧本,我还没有看到,也不知是怎样修改的。向你致敬礼!
艾青 三月十七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