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毁灭性的小资产阶级的悲剧 评《静静的嘉陵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0
第6版()
专栏:

  毁灭性的小资产阶级的悲剧
评《静静的嘉陵江》
金人
最近在北京的几个剧院里上演了一部名为《静静的嘉陵江》的影片,我看了有些意见,愿写在下面供读者及该片观众的参考。
片中的男女主人翁——志伟与竹筠,从学校出来,都怀抱着一腔热情,想要做一番“事业”。然而志伟为了吃饭却不得不投到那位有势力的赵老伯的怀抱中去当一个小职员。志伟在这时曾经表现了一段极其无力的反抗,因而失去这小小的职位。失业后,他的朋友劝他和那位赵老伯重修旧好,为唐经理牵牵马,作为赵某的入幕之宾,使他们财势可以互相勾结,而他也可以从中取利。起初,志伟还屡次拒绝,然而由于生活的迫煎,最后终于还是向环境投降了。担任了唐经理的一个企业公司的副经理,利用那位赵老伯的势力从事走私、买卖黄金美钞的投机倒把生意;志伟在这时的确也煊赫一时,给唐经理赚了不少钱,自己也过起豪华的生活来。然而一旦日寇投降,局势改变,志伟不但老婆被唐经理强奸了,而且还因挪用公司款项被唐经理革职。回到家里,老婆也自杀了。走头无路,最后坐到嘉陵江畔的水中,对江水望了好久,就此剧终。
试问这样的剧情给观众什么印象呢?显然是,小资产阶级在反动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如果你不投降旧的社会和它妥协,那么就只有自杀;没有其他的道路。
或者有人说,这部片中也有代表光明的一面呀,那就是柯敏和老穆。但是我们看看这是两个什么人物吧。柯敏还能算是个女事业家,在一家报馆当编辑,肯帮助困难中的竹筠找职业,而且后来去了“前方”;但我们只看到她是一个孤孤独独的人,在影片中闪现了两次模模糊糊的面影。至于老穆则完全是个丑角式的人物,而且失业了的时候也去找变为骄奢淫佚的志伟过寄生生活。如用这两个人物来代表光明,代表抗战,代表进步,是非常无力的而且是有些滑稽的。这两个人对于志伟和竹筠丝毫未起影响。堕落的依然是堕落下去了,悲观的却来了个自杀,对于反动势力丝毫没有反抗。
相反的,把那位代表恶势力的赵老伯和代表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唐经理却描写得有声有色,直到剧终还觉得两个人的势力是很大的,不可抗的。
或者剧作者的意图是在于暴露旧社会的阴暗与狠毒,企图用最悲惨的场面和结局来引起读者对受害者的同情与对旧社会的憎恶,并警告青年们千万不要堕落到“赵老伯”“唐经理”的圈套中去。不过据我看来,效果恰巧相反。因为看完全剧后,只觉得小资产阶级前途之阴暗,无出路。而柯敏与老穆的走向“前方”只表现为逃避现实,软弱无力。这是一出“毁灭性的悲剧”。这也算反映了旧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个角落;但为什么只选取了这一个阴暗的角落呢?为什么只选取了这些只能令人欢气却不能鼓舞人们的斗志的场面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