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沙荒造林与育苗的初步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1
第5版()
专栏:

  沙荒造林与育苗的初步经验
这里把一年来我们在沙荒造林和育苗技术上摸索到的一点经验,总结出来,并希读者多多交换意见,以求集思广益。
育苗方面
我们育苗树种,主要是小叶杨、紫穗槐、胡枝子、洋槐、桃、杏等沙荒树种,另外育些柏、枫、桑、黑枣等。育苗方法分插条和播种二种。播种方面一部为畦床细作播种,一部是平地粗作播种。为了迅速消灭沙荒,我们大力组织各县公营及群众私营苗圃,这些苗圃极为分散,在技术上不好领导,所以必须研究又容易又省工又经济的粗作育苗法,以便向群众推广,便于掌握。
(一)小叶杨插条育苗法(一般插条都可参考)
1、选条——用一年生发育充实,枝叉少,叶芽完全,笔管粗细的条子最好。
2、剪条——先由粗头剪起,每截长六、七寸,每截小头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叶芽,梢端细弱的丢去不用。
3、插期——秋插在落叶后地冻前;春插在解冻后发芽前。
4、插法——按行距一尺,株距八寸,扦插土中,使小头一芽向上,与地皮取平,踩实灌水。若秋插时,每行上再封二寸高的土埝,以防寒及其他损害,到春暖发芽前,再把土埝拨开,使顶端一芽微露地面,继续灌水,一年就能生长六、七尺高的苗子。
5、注意事项:(1)采下的条子如不当时扦插时,必须妥善保存,最好在背阴处刨坑用湿土埋上,以免受风干或晒干。(2)春插不能太晚,在发芽后再插不易成活。(3)插时不可露出地面过高,过高则蒸发过度,容易枯死。(4)插后要多灌水,勿使地面干燥。
(二)播种大粒硬壳种籽
沙荒树种大粒硬壳种籽,主要是桃、杏等,这些种籽在春季播种时,必须在前一年冬天行“露天埋藏法”,就是在地下挖一尺半至二尺深的坑,宽广按种籽多少而定,把种籽先用水选,再混些细沙,使之均匀,放入坑内,约半尺厚,再用沙土填平,充分灌水,春天待种壳裂开后再行点播,把未裂开的拣出,再埋入湿土里,四、五天后再选播一次,经三次后仍不崩裂的可扔弃不种。
桃杏选种时必须选用新种籽(当年生的),陈的不发芽,或发芽很少,这是需要注意的。新的种籽外壳与仁皮都是新鲜橙褐色,陈的是黑褐色,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三)播种小粒硬皮的种籽
小粒硬皮的种籽,在沙荒区主要是紫穗槐、洋槐、胡枝子等,播种时先用两开一凉的热水浸过,经一昼夜,再捞出,装入席篓或其他容器内,与生豆芽方法一样,放在温暖地方,每日用热水冲一次,到将出芽的时候,再把准备播种的地,用耧挑成沟,顺沟浇水把种子用手顺沟撒入沟内,然后把沟挑平,再擦一遍,使土细密,盖上二寸多厚,能长期保持地湿。
这个粗放的育苗法,像一般种庄稼一样,不作苗床,他的优点多,主要的是(1)便于中耕除草。(2)一般农具都能利用上。(3)苗木长的健旺,当年秋后就能出圃。(4)方法简便,节省劳动力。
如在苗床播种,亦须先将床湿透,然后播种,上面筛以细土及细沙,用木板轻轻压平。
(四)播种微粒种籽
播种微粒种籽时(主要是小叶杨,柳,柽柳等),种子成熟后,采下就播,不可长期贮藏,因这些种子发芽有效期很短,贮藏久了就失去发芽的作用。播种时先把地打成畦(苗床),畦面土要细要平,然后大量浇水,勿等水渗即把种子撒播水中,使之均匀,水渗后再薄盖一层谷草,不覆土,三天即可全部发芽。在播种后半月内,畦面务须保持荫湿,否则苗易枯死,二十天后即可把覆草除去。
造林方面
冀西干沙荒和沿河沙荒造林,主要的树种是小叶杨,间有杜树,洋槐,酸枣等,去年在秋后才开始推广紫穗槐。因此,在这一地区造林方法,百分之九十是压条,一年来根据科学原理,实际情况,以及群众的多年造林经验,结合起来,提高一步,摸索出一些经验来。
(一)压条(压卜子)及插条
1、弓形压条法:群众过去普遍使用交叉压条法,和倒弓形压条法(弓背向下,两头露出地面),因为这一地区的春季季候风十分强烈,春旱的时间又特别长,夏天日晒又很剧烈,使用上述压条法,很容易被风抽干及晒死,成活率很低。经过试验研究以弓形压条法最合适,能保证成活百分之八十以上。使用弓形压条法,坑深在一尺五寸以上(干沙荒二尺以上),坑长一尺五寸左右,一边向下直挖(与地面成直角),一边向下斜挖(与地面成锐角),挖成一个三角形的尖底坑,将三尺左右长的一、二年生树枝的大头插在深的(直角的)那一边,将树梢部分弯向浅的(锐角的)一边,填半坑土踩实,再填满土踩实,这样两头札根,当中出芽,水分充足,长的旺盛。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使用弓形压条法,树秧必须靠坑的一面,才容易生根,技术上也好掌握,如果放在坑的当中,两边填土,不易踩实,同时又容易踩折弓背,损害叶芽。再者,弯弓时不要死劲把条子折伤。
春季弓背要与地皮平,似露不露。雨季填土留三、四寸深不填满,弓背要高出坑面一、二寸,免受热沙烫,并靠坑的南侧,免受强烈的日光晒干(受热沙烫后树皮成黑色,发芽率小)。秋后则与地皮平,沙地并封上一、二寸土以免风干。
雨季用幼树滋生出来的一、二年生嫩条,秋后用老树上滋生出来的一至二年生枝条,这样发芽力强,成活率高。秋后因枝条长,可以截成二尺多长,粗的栽橛子,埋上土堆,细的压条。这样又省树秧,又易成活。
在湿沙地压条可用镢头(镐)刨长方形的坑,一个人能掌握技术,又快又好。
2、秋后造林如用当年插条育出来的树苗,因为又嫩又脆,不能用作弓形压条法,最好截成段(每段二尺左右),斜着挖个小坑,把两根条分散斜插,容易踩实,尤其造防风林带时,既能密栽,又能整齐。
(二)栽树
干沙地栽酸枣树、杜梨等,在春季和雨季要用二尺左右高的一、二年生树苗,起苗时多带根,选壮实苗,坑要大一点,栽时根子保持原来生长状态,比原来深埋三、四寸,填半坑土后,将树苗轻轻提动,使土能与根密结,然后填平踩实,留一小池子,以备积存雨水,树首最好将嫩梢切掉,加强耐旱力。秋后栽树须将枝梢用土封上,杜梨上部封土时,可将枝梢互结成扣,埋土更能密实。
栽桃、杏用一年生壮苗,榆树、槐树用二年生的苗,洋槐用一年生苗,大叶杨在秋后造林时可用当年生的野生苗,栽法与上同。不过秋后栽桃杏树时,地上枝条应全剪去,只留下三寸多长的树身,封上土堆,明春发芽特别旺。如只剪一部或全不剪时,必须把树苗弯到地皮,用土埋上,明春发芽后再刨开。榆树苗也须去一半枝条。至于槐、洋槐、大叶杨等则须齐地皮以上四寸削去,用土封好。
去年雨季在沙质壤土试栽各种一年半生之野生苗,大雨后栽上不浇水,苗木均剪梢一半,结果杜梨、枣、酸枣、榆,均活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大叶杨活百分之八十四,臭椿活百分之六十三。
(三)其他
1、在沙地造林必须密栽,才能发挥挡风固沙的效用。
2、沙地造林必须深埋、紧砸、少露(秋后封土堆)。
3、造耕地防风林时,先堵风口,建立防风林带。
4、在大片沙荒造林,最好组织合作造林,建立防风林网,被林网保护的空地(我们计划每块十亩),发展宿根草及果树,这样能以较少的树苗、劳力,很快的消灭大面积沙荒,能在林带内达到密栽的目的。
5、集体造防风林网及林带时,于造林前到造林地布置,规划位置,作植绳埋土堆,划好株行距,这样当造林时,容易分组分班,开展竞赛,掀起热潮,造成整齐的林带和林网。
6、春季栽树要早,地消冻马上动手,栽后先扎根后发芽,耐旱易活,特别是在干燥地,华北温暖平原最好在惊蛰至春分,到清明就晚了。秋后造林要晚,最好在立冬到小雪,这时树秧落叶休眠,不伤元气,农民也有工夫参加造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