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贪婪的根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11-10
第6版()
专栏:

  贪婪的根源
  郭志
苏修《真理报》曾经披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名叫伊凡·萨利丘克的年轻司机为了买一所住房,向人借了一笔债,规定于一九八四年一月偿还。一九七四年夏,伊凡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遗下一个怀孕的妻子和一个一岁多的儿子。当债主得知伊凡的死讯后,立即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被告并未采取还债行动为理由,要求提前还债。对于刚遭横祸的寡妇孤儿,恶狠狠地进行逼债,这不能不是件骇人听闻的事。
令人惊异的是,这个贪婪的债主就是伊凡的生身父亲。这个身为磨粉厂厂长的老萨利丘克有一个如意的算盘:通过逼债把儿子的住房弄到手,每年就可以捞取相当可观的一笔房租。苏修法院经过一番审理,终于作出了判决:勒令伊凡的寡妻立即还债,并且由她支付法院的手续费。当时尚在产院住院的伊凡的妻子,在万分悲痛之中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分期偿还。但是法院驳回了她的要求,维持原判不变。老萨利丘克乘机提出,可以用伊凡的住房抵债,并且通过法律手续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
这一事件,使人们想到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句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4页)这样的事件,对于苏修不断吹嘘的所谓“发达的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不过,在当今的苏联发生这类事情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苏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一向把卢布拜物教几乎当作“国教”大肆推崇,拜金主义不但受到法律的保护、报刊的赞扬,而且还被誉为可以“引起人们敬佩”的高尚美德。正因为这样,上至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头目,下至城乡新老资产阶级分子,都拿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领,追逐卢布,把痛苦和灾难统统压到已沦为雇佣奴隶的广大劳动人民身上。这些资产者“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64页)有权有势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攫取高额利润,用“物质刺激”和“法律制裁”的威逼利诱手段来驱使劳动人民为他们卖命。在他们眼里,工农劳动群众不过是为他们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在今天的苏联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象老萨利丘克这样的事,在苏联社会里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但是,它却把苏联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清楚地反映出来,把苏修司法机构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本质暴露得淋漓尽致。
苏修法院庇护老萨利丘克逼债的事件,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的愤懑。伊凡生前所在单位的三十多名汽车司机联名写信,为伊凡妻子的遭遇鸣不平,对苏修法院的判决表示愤慨,并向苏修当局提出质问。为了平息群众的义愤,作为苏修统治集团喉舌的《真理报》假装公正,俨然以“青天大老爷”的姿态对老萨利丘克大加谴责,对司法部门表示遗憾,似乎在苏联还真有一个象《真理报》这样主持公道的衙门。然而,只要细看文章的内容就不难看出,《真理报》不过是玩弄“小骂大帮忙”的鬼把戏。它一方面出于无奈,不得不给老萨利丘克几大板,另一方面却把事情说成是苏修司法人员“处理草率”造成的,竭力为苏修司法当局开脱。这就暴露了《真理报》不过是维护苏修统治集团利益的工具。
《真理报》还装腔作势地提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问题:“怎样才能制止贪婪细菌的蔓延?”要消灭这种细菌,当然要找到这种细菌产生的根源。然而,人所共知的是,勃列日涅夫统治集团本身就是一批最贪婪的吸血鬼,是唯利是图的新老资产阶级的总后台,是苏联复辟资本主义带来的一切弊病的总根源。恩格斯曾经指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欺压现象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英国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13页)只有结束苏修叛徒集团的反动统治,才能制止贪婪细菌的蔓延,这一个《真理报》假装不懂的真理,曾受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洗礼的苏联革命人民是会看得越来越清楚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