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学习劳动,改善生活 京中学课余生产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3
第4版()
专栏:

  学习劳动,改善生活
京中学课余生产的几个问题
·吴英济·
北京市学生响应人民政府以开展生产改善自己的生活的号召,从本月五日到十一日七天之内,全市九十四个中等学校中有七十五个成立了生产委员会,有六十五个学校约两万四千名学生向政府要求土地,一般学校报名参加生产的人数占全体师生员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男四中、市立师范学校,通过大会号召,班会讨论等办法深入动员之后,参加人数达到全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很快地成立了生产委员会,订了初步计划,首先在校园内展开了开垦和种植。一般中学同学生产情绪非常高涨,各校生产委员会常常有同学跑进去关心地询问:“分地了没有?分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耕种?”
现在政府已在近郊及城内和有关机关洽妥土地一千二百亩,分配给各校使用。这些土地近的在天坛、东便门外,最远的如六合庄离城也只有二十里。但是,怎样合理组织同学劳动,才不影响学习,还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男四中、辅仁男附中等校,准备采用市学校生产委员会所提出的“变工”的办法,就是:除请有种菜技术的工友外,并调出校内工友三五人长期在地里工作,他们原来的工作,由同学轮流替作。这样,只是需要同学做笨重和简单劳动,如拔草、浇水、收割等。这办法既可减少不必要的往返劳累,又可补救大部分同学不懂农业技术的缺点。根据这个原则,辅仁男中又在研究和农民实行变工的办法,当农民们不太忙的时候,请他们照顾我们的菜园,当农忙需要大量简单劳动的时候,同学去帮助他们。当然,算工必须精确,而且必须两方面都愿意才行。离地较远的学校,有的在研究有组织地使用自行车的办法。
开始种地没有经验,没有工具,都是困难问题。但这些问题在青年人的面前,算不得什么的!这几天,市立师范已经有同学下乡向农民学习去了,这不是我们克服困难的最好的方法吗?此外,他们借了公安总队的工具,开垦了校内园地。像这样发挥克服困难精神的,有不少学校,有的发动同学借农具,有的樽节学校开支置农具,也有的在计划和邻校合伙购买。但也有些学校则完全想依靠政府的贷款,甚至连生产技术问题,也希望市生产指导委员会解决,这是不应该的。
新生、市立师范等校还在准备副业生产,如养猪、养鸡、养蜂、做豆腐、泡豆芽、缝纫等。新生中学孙德麟先生捐蜂四箱,韩自励先生捐电气孵卵器一具。只要做的不过分庞大而影响了学习,这些工作对改善生活是会有帮助的。
大部分学校都了解了有人民政府的领导、学校行政的具体领导,加上广大同学能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事情一定成功。但是还需要一个精确的生产计划。有些学校开始订计划的时候,因为还没有看地,凭估计得出了第一年要赔本的结论,以致信心不足。现在,土地已分配了,在同学热情的鼓舞和生产委员会帮助下,这种现象已逐步克服了。一般学校一定要精打细算,订出精确的生产计划。工作中的困难会很多的,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并准备克服它!
农业要有技术,对种菜来说尤其重要。但有些同学竟轻视技术,想完全由自己搞。这是不正确的,应该重视技术,最重要的是虚心向农民学习技术。
学校所分得的地,大半是属于所谓“一亩园十亩田”的好地。这些地有些机关、部队已经下了种,出了苗,或有的正准备下种,但他们都让出来。人民银行答应以现款百分之十、折实五厘的最低利息,贷款给各校生产。到农村看地的先生和同学,受到农民和农会干部的热烈欢迎。
同学们用什么来回答这些宝贵的帮助呢?唯一的回答是:“爱护人民的土地!”不能浪费一寸土。种庄稼的重要问题是赶时候,现在时候不早了,各校应集中力量,赶快抢种!(京市新闻处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