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非洲之角”传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12-02
第5版()
专栏:摩加迪沙通讯

“非洲之角”传友谊
不久前,索马里电台广播了中国医疗队的医生为一个双目失明的索马里女孩阿尔多成功地施行眼科手术,使她第一次见到光明的消息。人们争相传颂中索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在“非洲之角”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五月下旬的一天,阿尔多的母亲带领她来到中国医疗队驻贝累特温医疗组,要求中国医生为她治疗眼病。阿尔多今年十二岁,长得俊秀可爱,可是因患先天性白内障,从出生以来一直遭受双目失明的痛苦。过去,她妈妈曾带她到三百五十多公里外的摩加迪沙去找外国医生治疗,但得到的回答却总是“无法医治”的令人失望的结论。中国医务人员听了病历介绍后,非常同情阿尔多的遭遇,他们遵照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地为当地人民服务。经过仔细检查,他们认为施行手术有可能治好阿尔多的眼病。
两个星期以后,对阿尔多的双眼先后进行了手术。当医生揭开包扎在她眼睛上的纱布时,她第一次能够看清眼前的景物,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阿尔多的母亲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和中国眼科女医生拥抱,并且唱起了索马里的民歌,跳起欢乐的民族舞蹈。在场的一些索马里朋友也为她十分高兴。
今年七月初,一位病情严重的索马里女牧民被人从几百里外的地方抬到加尔卡尤中国医疗组驻地。只见她腹部高高隆起,全身浮肿,不时呕吐,呼吸困难。经过会诊和检查,确诊为腹腔肿瘤混合感染,必须立即作手术。当地偏僻,医疗设备比较简陋,而病人的肌体状态又非常差,动大手术困难很多。但如果将病人转往设备条件较好的摩加迪沙,途中有七百多公里,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中国医生们怀着对索马里人民的深厚友情,决定在条件差、困难大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千方百计抢救这位病人。五名中国医生和索马里医务人员一起,群策群力,全力投入这场紧张的抢救战斗。手术中由于肿物过大,占据了病人整个腹腔和盆腔,而且和腹壁、腹腔器官粘连,剥离十分困难。索中两国医务工作者紧密配合,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终于胜利地把一个十五公斤重的肿瘤摘除了。手术后,在两国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这位普通的女牧民很快恢复健康。出院的时候,她含着眼泪,感谢医生们挽救了她的生命。
中国医务人员经常深入农村和牧区进行巡回医疗,并且和索马里医务人员一起,对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普查并总结防治经验。近一、二年来,驻摩加迪沙医疗组通过临床实践,探索对疟疾、蛇咬伤、血吸虫以及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的适合当地特点的有效防治方法,受到索马里人民的欢迎。
中国医务人员在巡回医疗中都深深感受到索马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尽管彼此语言不通,但“中国”两字往往能代替表达这种友情的千言万语。几年来,中国医疗队在工作中得到了索马里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帮助和支持。一次,在加尔卡尤,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使中国医疗组的住地一片汪洋,院子的围墙数处倒塌,存放的药品箱有一部分已浸泡在水中。正当中国医务人员在同灾害作斗争时,当地的军政官员以及其他许多索马里朋友先后赶来探望,并带领正在过假日的工人和士兵,冒雨帮助排水。事后还对中国医务人员的住房进行了修理。
不久前,中国援索公路组一位司机不幸因车祸受伤,当地警察局司令主动派车将他送到贝累特温医院。经检查需进行手术抢救。索马里医务人员认真协助中国医生检查血型和消毒器械,五十多岁的发电工人穆罕默德为保证手术室用电,一直工作到深夜。在手术过程中,索马里医务人员一直守护在旁,手术后又亲自参加把这位司机送回公路组驻地。很多索马里朋友闻讯后,纷纷前来探望和慰问。对于索马里人民的这种深情厚谊,中国工人和医务人员深受感动。
为了更好地向索马里人民学习,更好地为索马里人民服务,中国医疗队队员努力学习索马里语。索马里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和业余时间里,满腔热情地帮助中国医生熟悉词汇,纠正发音,使他们能早日用当地语言进行问诊。他们还对中国医生说:“你们认真学习索马里语,说明你们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和兄弟。”
新华社
记 者(附图片)
中国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和索马里医务人员在一起研究改进化验技术。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