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东北中等教育迅速发展 学生较“九一八”前增加两倍多 老区中学工农子弟占十分之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4
第3版()
专栏:

  东北中等教育迅速发展
学生较“九一八”前增加两倍多 老区中学工农子弟占十分之八
【新华社沈阳二十二日电】迅速发展中的东北中等教育,现有中学二百七十所,学生达十五万余人,较“九一八”前,学校增加了百分之十点六,学生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七十;与伪满时期相较虽学校数量减少,但学生数却增加了一倍以上。学生成份中,工农子弟的比重亦显著增加。根据不完全统计:老区中学学生总数中贫、雇、中农子弟占百分之五十一强,工人子弟占百分之三十六,革命干部子弟占百分之零点九九。如黑龙江省共有中学生九千一百余名,其中劳动人民的子弟已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现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各地中等教育正在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巩固与提高的工作,同时,并继续扩大招收工农青年及工农子弟和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及工人业余补习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工农出身的建设人材。
过去四年中,东北中等教育由于执行了教育与实际结合、并贯彻了改造与培养知识分子的政策、抓紧政治教育的结果,现在老区的学生中已建立起较坚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革命的人生观;新区的学生经过一年余的改造,亦已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较正确的学习态度。
联系解放战争与土地改革,训练大批革命干部。服务生产建设,
走向正规化。
东北中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一九四五年冬到一九四八年夏,其主要特点是教育工作与解放战争及土地改革相联系。那时,为适应客观需要,学校采取了短期训练班方式,同时编辑了一部分新教科书,以代替有反动内容的课本。在这一阶段中,各学校均确定争取和改造知识青年为教育工作的重心,配合当时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进行政治教育。总计在一九四七年春至一九四八年夏这一期间,参加革命工作及升入干部学校的学生达二万六千人。第二阶段为一九四八年秋至现在,其主要特点是使教育转为生产建设服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初级干部与小学教员,并为专科以上学校准备后备军;同时提出建立正规教育制度。在此新方针下,一年来东北中等教育已前进了一大步。各学校都由短期训练班方式转向正规学校,从以政治课为主转为以文化课为主(文化课占百分之九十),并克服了缺乏计划与制度的混乱现象,开始建立了始业、考试、升降级等制度,并制订了教育计划,使教员与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大为提高,教学成绩有显著进步。但各地中等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很多困难与缺点,主要是学生文化程度低而不齐,师资质量差,数量也不够。在教育方法上的缺点则是教育计划与教学进度不切实际,课程繁重,课外活动太多,以致教员、学生过分忙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同时,一方面,教员中还严重地存在着单纯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则有些学校过分强调“自学辅导”,忽视教员的作用,在上课时让学生自由讨论,而不加指导,以致放任自流。个别学校则在学生中过分强调集体互助,形成“填平补齐”的偏向,使成绩优良的学生负担很重。
为克服上述缺点,去年九月东北人民政府第四次教育会议曾决定学校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巩固与提高现有成绩,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以为经济、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作好准备工作。会议并讨论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办法。十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提高中等教育工作的决定后,各学校即开始在学生程度上作适当调整,将程度差的学生编组给以补习教育,或在入学前开办补习班和暂时延长修业期限等。各省、市为提高师资的水平,在上一学期多采取了集训、轮训和建立在职教师的学习制度,普遍实行观摩教学、成绩展览会及实地参观等办法,进行政治与教学业务的学习,以求精通和改进自己的业务。去年在精简课程方面,各地也有若干统一规定:如每周授课时间不超过三十小时,每周课外社会活动时间平均六小时,并配合课堂教育进行。这一规定使教员有较充分时间准备功课和批改作业,学生也有了充分时间自习。此外,各学校在教学法上亦有不少改进。如开始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广泛地利用了实物教学。各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和搜集标本、模型、图表等,并赴工厂、农村实地参观,都得益很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