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斥苏修“国际地理劳动分工”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12-12
第6版()
专栏:

斥苏修“国际地理劳动分工”论
茅文
近几年来,苏修出版了大量书籍,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竭力向第三世界国家兜售“国际地理劳动分工”的反动理论,鼓吹什么苏联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成了现代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暴露了苏修新殖民主义的丑恶面目。
 列宁指出:“在殖民政策的无数‘旧的’动机以外,金融资本又增加了争夺原料来源、争夺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即进行有利的交易、取得租让、取得垄断利润等等的范围)以及争夺一般经济领土等等的动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第841页)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正是在这些动机的支配下,加紧对外扩张和掠夺。特别是苏修为了加紧和美帝争夺世界霸权,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使它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和工业生产增长率不断下降,农业生产情况更糟,市场供应紧张,资金短缺,外债剧增,突出存在着燃料、原料日益严重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苏修越来越想通过“国际分工”,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扩张和掠夺,来摆脱经济困境,为其反革命的全球战略服务。
所谓“国际地理劳动分工”,按照苏修的说法,就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已经形成的专业化的基础上,加深劳动分工。”根据这个强盗逻辑,苏修工业发达,生产机器设备有条件,就应当发展工业;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地理自然条件“适合”发展农业和开发资源,就应当发展农业和提供原料。通过相互交换,“双方都有利”,彼此都可以“提高对外交换的经济效果”。显然这是苏修妄图奴役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骗局。事实证明,所谓对双方有利是假,对苏修有利是真;所谓“分工”“合作”是假,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掠夺是真。
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凭借其垄断地位,利用其工业发达的有利条件,随意提高工业品的价格,压低原料和农产品的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攫取超额利润,使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形成单一经济结构。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打破这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经济,取得经济上的解放。但是,苏修却继承老沙皇的衣钵,提出什么“国际地理劳动分工”的谬论,企图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永远保留单一的畸形经济。苏修御用“学者”曾毫不隐讳地宣称,从发展中国家低价进口原料、燃料,要比开采本国的资源“对苏联有利”。特别是为了解决燃料、原料不足,迫切需要向第三世界国家以低廉的价格,进行大规模的掠夺。据苏修公布的对外贸易统计资料,一九七五年在苏联进口的几种主要燃料、原料及农畜产品中,从第三世界国家进口所占的比重是:原油、天然气百分之百,天然橡胶百分之百,锡百分之七十一,铁矾土百分之八十六,羊毛百分之四十一,棉花百分之九十三,黄麻百分之九十二,咖啡、可可豆百分之百。因此,苏修总是竭力反对第三世界国家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单一经济的斗争。
苏修为了搜刮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千方百计地谋求同发展中国家签订长期的协定,把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它的“稳定的、可靠的”燃料、原料供应基地。它还到处奔跑,签订协议,妄图共同开发第三世界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矿藏,甚至集中大批学者和科技人员专门调查亚非拉国家的资源分布情况,对别国的主权进行粗暴的干涉和践踏。就在不久前,苏修大言不惭地声称:“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的进一步利用的前景”,“在这种或那种程度上涉及到整个人类的利益”。还说什么“燃料、原料问题由于它的特点、复杂性和规模,就其本身来说具有国际性”。其实,什么“涉及到整个人类的利益”,什么“具有国际性”,统统是伪善的谎言,说穿了就是要侵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事实上,苏修对“经互会”成员国一向就是这样干的。这些国家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经济就越畸形发展,就越依附于苏修,而苏修则可以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苏修要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的所谓“国际地理劳动分工”,也就是它在“经互会”范围内所推行的新殖民主义。
必须指出,苏修“国际地理劳动分工”的反动谬论也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它不过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地域分工论”的老调重弹。这个学说是为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迫使其他国家成为原料供给地的国际分工体系辩护的。苏修捡起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破烂货,妄想为它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服务,这就完全撕下了新沙皇自称为第三世界的“天然盟友”的假面具,暴露了它和另一个超级大国同属最大的国际剥削者的原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