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赤水新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1-20
第4版()
专栏:

赤水新貌
在举国欢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访问了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河的地方——贵州赤水县。
赤水县位于黔北高原,是个“楠竹之乡”。县城座落在赤水河畔,临水靠山,是赤水河航运的重要码头之一。四十二年前,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红军足迹遍及赤水的山山岭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精神成为这个县广大劳动人民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的巨大鼓舞力量。
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赤水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那时,全县陆地没有一条公路;河上滩多流急,只能分段通行小木船;县城没有一个象样的工厂,能搞点小手工业生产的,也只有三、四家。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县人民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传统,办农业,办工业,修公路,疏航道,用自己的双手,绘制最新最美的画图。现在,从县城出发,乘机动客货轮溯流而上,可到酒乡茅台;顺流而下直达长江口。旱路,有赤(水)桐(梓)公路与川黔铁路相接。境内还有多条公路,通往农村区、社和生产大队,沟通了城乡物资交流。在县城里,我们看到,从大街小巷到河畔山岗,建起一座座厂房,连绵十余里。在这里,已能成批生产电动机、机动客货轮、驳船、车床、农机具、化肥、碳黑、猪鬃、耐火材料,以及食糖、白酒、火柴、肥皂、铁锅等五、六百种产品。这里用楠竹为原料制成的竹筷、竹簧雕刻、竹帘画、扇子和花篮等工艺美术品,行销全国十八个省市,有些还远销国外。工业生产的发展,使这个昔日的消费城镇变成了生产城镇。
赤水县工业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是全县工交战线的共产党员、干部和工人群众,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决同刘少奇、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进行斗争的结果。一九五八年,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这个县迅速办起一批小工厂,原有的小木船修理和其他手工业,也实现了合作化,赤水的工业生产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不久,刘少奇刮起了下马风,使不少企业关门停产或压缩编制,大大削弱了生产能力。贵州省赤水航运分局船舶修造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这个厂的职工学习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自力更生,很快造出了机动拖轮,结束了赤水不能造机动船的历史。可是,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这个二、三百人的厂子,一下子缩减到几十人,只能敲敲打打,搞些小修小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厂的职工批判了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推动了生产的新发展。他们认真贯彻“鞍钢宪法”,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大搞技术革新,自己武装自己,生产能力不断扩大,陆续制造出了钢质客货轮、驳船、绞滩船、航标船、工程船、救护船二十多艘。一九七五年,职工们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按时制造出了航速快、拖力大、适合内河浅水急流航运的“志气号”拖轮,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赤水欣欣向荣的工业,是赤水人民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实行大中小并举,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坚持为农业、为大工业、为城乡人民生活和出口服务的方向,用革命加拚命的精神干出来的。这里的竹筷生产,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赤水每年砍伐外运楠竹一百多万根。过去,这些楠竹的竹头,大部分当柴烧掉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调动了人们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城镇居民先后办起了三家筷子厂和工艺美术厂,利用楠竹尖和竹头生产竹筷,年产量达几百万双,花色品种达十多种,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随着赤水地区工业人口的与日俱增,对日用工业品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为了保证日用工业品的供应,这个县采取大厂带小厂、老厂增添新产品等办法,大力发展日用工业品生产。
赤水县的工人、干部在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过程中,同“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去年,正当全县各企业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进一步发展革命和生产大好形势的时候,“四人帮”掀起了一股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恶浪,诬蔑大干社会主义是搞“唯生产力论”,并且分裂工人阶级队伍,煽动停工停产,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妄图达到他们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工人、干部们顶着“四人帮”刮起的逆风恶浪,坚守岗位,团结战斗,努力增加生产。
去年十月份,传来了振奋人心的特大喜讯,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县职工欢欣鼓舞,社会主义积极性更加高涨,推动工业生产滚滚向前。现在,他们正在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认真学习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深揭猛批“四人帮”的滔天罪行。他们决心最紧密地团结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掀起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