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从“没治”到大治大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1-21
第3版()
专栏:

从“没治”到大治大变
辛地
十八年被称为“没治”的通渭县,去年一年治好了,摘掉了“三靠”的帽子,开始对国家作出贡献。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大变化。它说明:“没治”的地方能够大治、快治。
“没治”和“有治”,“慢治”和“快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在路线,在领导。通渭为什么十八年“没治”?原因就是县委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看不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看不到自然条件的可变性。县委没有一个带领群众大治、快治的雄心壮志,通渭当然“没治”。一九七五年,华国锋同志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总结报告,给通渭送来了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清除了县委领导成员头脑中停顿的思想、悲观的论调。他们顶着“四人帮”的干扰,整党整风,批修批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鼓革命干劲,学大寨上了路,大治、快治带来了大变化。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全国,仍然有一些类似通渭的地方,要想尽快建成大寨县,必须认真按照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精神,参考通渭的作法,领导干部要正视现实,解剖自己,振奋精神,开动机器,站在运动的前列,带领群众彻底揭发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加快普及大寨县的步伐。这样,改变面貌就不是很慢,而可能很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