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解放军就是大学堂——记七个月学会两千多个字的战士陈世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6
第3版()
专栏:

  解放军就是大学堂
——记七个月学会两千多个字的战士陈世彬
本报通讯员 赵文彬
陈世彬是人民解放军某部三连七班战士,四川省人,今年二十六岁,家中房无一间,地无一垅,自小跟着爹娘讨饭,住在一个石洞里。九岁时死了娘。十六岁就到重庆去学泥水匠,给人家修房做苦工。因为不识字,给工钱的时候常常受骗。二十三岁那年秋天,被国民党抓了兵,一直运到华北,补到匪十六军。成天受骂挨打,身上还遗留着被匪军排长用冲锋枪打的伤痕。
北京解放后,他被编入人民解放军独立二十五师,从此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在太原战役中立了一功。
二十五岁是他最愉快的一年,五月被编入主力某团三连七班,自己立了功还学会了一百多字。部队练兵了,指导员动员大家学习说:“过去因为我们家穷,上不起学,解放军就是大学堂。”他总觉着指导员说的就是他,自己就下定了决心努力学习。除了用心学习文化教员教的材料以外,自己还买了本字典,从字典上找生字,一天十个八个的学,两个月记住了四百多字。但是,死记了这些字不能用,会写不会讲,连个简单的墙报稿也不能写。
去年“八一”以后,正规的文化教育开始了。他被编入识字乙班(识二百至五百字者)。他改变了过去的学习方法,摸索到新的门路:要什么学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值勤买菜时学记账;站岗回来就写“站岗”;给老乡担水时就写房东的姓名和“担水”等字;自己在机枪班就学写机枪的各部名称;班内谁表现好,就把要表扬的话写在纸上;指导员讲政治课,就记中心和讨论题。遇到不会写的字就问学习组长或别的同志,并找房东家的学生当自己的教员。接着,他每周写一次个人的检讨。新中国成立时,他写了对新中国的感想。他的家乡—四川武当解放之后,就写家信问候,首次就写成了一封五百字的信。
“不吸烟行,不识字可不行。”陈世彬在国民党军队里染上了吸纸烟的嗜好;现在,他为了学习把烟戒了,把省出来的钱买了四枝钢笔、三枝毛笔、一块砚台、一块石板、二十张纸和许多笔记本。“陈世彬的本子一大罗。”这是三连战士们常常说的。他学习军事、政治、文化都有笔记,还有日记本、复习本、练习本等,一共七八个大本子。
他从《前锋报》和《战友》上选读文章;学习部队“三字经”。从字到句,由句到全文,逐字逐句逐段的学习,不认识的字写下来问人,每天要从书报上学会十几个生字。“三字经”已经学完了,“战友”和“前锋报”的生字也少了。从此他对“战友”和“前锋报”更发生兴趣,在游戏时间与课外活动时间都不放下它。有时为了记生字,在厕所大便还画两次。
掌握四会(会写、会念、会讲、会用)是陈世彬进步快的重要原因。连队每周出墙报,班内有门板报,他大胆的为它们写稿,练习运用所学的字句。连的墙报每周都有他的稿。起初写些快板和顺口流,边念边写,不会写的字就问人,从实用中又学了生字。后来,他向军出版的“前锋报”投寄了稿件两篇,团政治处已正式聘请他为团的通讯员。他还帮助同志们写信,这也是他练习写作的一个方法。
他的学习是有计划的。今年一月七日,就订出了全年学会一千五百字的计划,并暗打盘算:“三四年就要成高小生”,“能写能看再也不遭难”。由于他的努力学习,他不但完成了计划,而且超过了计划,他已从识字乙班升到识字甲班,又由识字甲班升到初级班了。七个月的学习,他学了两千多个字,能够写信写稿,算术学会了加减乘法。
陈世彬不但自己努力学习,并能耐心帮助别人学习。第十班创造了订学习合同书的经验,连支部及时进行了推广。陈世彬同志就和他班的副班长刘福祥、四十五岁不愿学文化的杨维新订了每天教他俩四个字的合同书。在他的帮助下,刘杨二人在两个月内都学会了二百多字。
陈世彬不仅是文化学习的模范,而且是爱民的模范。他亲身体验到人民解放军就是自己的家,因此他对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也视如传家之宝。他在紧张的练兵中,供着十家孤寡老弱和军属的吃水,每隔三天还给老乡洗一次缸。春节群众送给他锦旗一面,称他为“爱民劳动英雄陈世彬”。解放街老乡们都说:“世彬是个好孩子。”陈世彬说:“解放军救了我,我就坚决当一个人民的好战士。”陈世彬的事迹传遍了全军,军政治部出版的:“前锋报”和画报先后表扬了他。去年秋季运动大会,他获得了师的奖状。团、师召开工学代表会,他连续被选为代表。练兵结束时,他被评为两小功,被推选为练兵模范。由于他觉悟的提高,文化学习上的努力,认识了共产党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他自动写了入党请求书。支部详细讨论了他的历史和解放后的表现,已同意他入党,并转报上级党委审查。陈世彬正愉快紧张的向前迈进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