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火热的严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2-17
第3版()
专栏:

火热的严冬
入冬以来,黑龙江省出现了十几年来没有过的严寒,气温经常降到零下四十多度,滴水成冰,哈气成霜。然而,在海伦县广大农村,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动人景象:全县人民深揭狠批“四人帮”,并以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掀起冬季农田基本建设高潮。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海伦红似火,严冬变春天。”
海伦,素有“北国粮仓”之称。农业合作化以后,特别是公社化以后,生产大发展,对国家有很大贡献。但是近几年,海伦的步子迈得不够大,特别是去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什么原因呢?县委在贯彻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中,看大寨,比昔阳,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使一些地方的资本主义势力抬了头,有些干部和社员心不往农业上想,劲不往农田基本建设上使。县委决心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深揭狠批“四人帮”“三反一砍”破坏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罪行,把生产搞上去。十六名县委常委除留一名在家外,全部深入社队,带领全县人民大打揭批“四人帮”的人民战争,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很快把全县人民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头鼓了起来,一个规模空前的,以治水、改土、增肥、抗旱为中心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迅速在海伦大地出现了。全县男女老少顶风冒雪齐上阵,挥锨舞镐战山河,人们好象又看到了当年闹土改、搞合作化、建人民公社时那样的火热景象。
东风公社是丘陵地区,三分之一以上是坡耕地,过去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亩产不足百斤。一九六八年他们开始学大寨,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全公社实现了坡地梯田化,洼地条田、方田化,使东风旧貌变新颜。公社党委在成绩面前不停步,学习大寨攀高峰。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以后,他们重新修订五年规划,带领全社干部群众顶风雪,战严寒,建设高产稳产大寨田,为夺取今年农业大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平土肥的丰台公社,过去满足于“上不欠公粮,下不欠口粮,年年都有储备粮,向国家交售万吨粮”。总认为农田基本建设没啥搞的,结果,连旱三年,粮食产量连续下降。这个深刻的教训,使公社党委认识到,不搞农田基本建设,就不能抗御自然灾害,就不能保证高产稳产。于是,他们带领群众奋战山河,修建两座大水库、两个大型扬水站,打二十四眼井。
新曙光灌区工程曾两次上马又两次下马。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参加修建灌区的合居公社广大民工狠批“四人帮”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行,越批,大干的劲头越足。每天,从凌晨到夜晚,工地上红旗猎猎,炮声隆隆,到处是热火朝天大干苦干的动人场面。共青团大队六队“五虎将”的故事,最能反映这种精神。去年十二月底,气温骤然降到零下四十几度,黄土、沙子、卵石冻在一起,象钢板一样硬。天寒地冻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怎么办?张富、张永学等五名共青团员,把攻克这个难关,作为响应华主席关于“把农田基本建设当作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来办”的号召,组成了突击队,抡镐挥锨干起来,眉毛、头发、衣服挂满冰霜,他们全不在乎;虎口震出了血,也不扔镐把,原定二十四天完成的任务,结果八天就完成了。新曙光灌区工程,在这些战天斗地的虎将手下,大大加快了速度。
深揭狠批“四人帮”,银白大地滚春潮。海伦县人民建设大寨县的战斗序幕已经拉开了。一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工程,现在干起来了;一些过去认为难以办到的事情,现在很快办到了;过去等、靠、要的项目,现在自力更生建起来了。全县社社有工程,队队见行动,广大干部群众红心化冰雪,铁手绘宏图,海伦大地面貌正在改观。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