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石家庄、龙溪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揭批“四人帮” 打好春耕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2-18
第1版()
专栏:

石家庄、龙溪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揭批“四人帮” 打好春耕仗
据新华社石家庄一九七七年二月十七日电 河北石家庄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从早从严地做好春耕播种准备工作,积极夺取今年农业生产新丰收。地委和各县委已经多次分县分片、逐社逐队地检查了农田基本建设、种植计划、积肥送肥、小麦越冬管理,以及农机具普查检修、技术人员培训等各项备耕活动情况,加强对生产的领导,使今年的备耕工作做得比往年早,也比往年扎实。
小麦是石家庄地区举足轻重的一项粮食作物,夺取了夏季小麦丰收,全年就主动。由于去年大秋作物成熟晚,冬小麦播种迟,加上气温低、光照少,全区五百万亩冬小麦中三类苗占了三分之一。怎么办?一向小麦高产的栾城县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创出了经验。中共栾城县委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全县二十多万亩冬小麦的根系发育、分蘖多少和病虫等状况,逐个地块进行了检查和分类排队,群策群力,经过民主讨论,订出措施,促使二、三类麦苗升级。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同群众一起昼夜奋战,把全县小麦普遍浇了一两遍水,进行了锄划;对三类苗、弱苗和晚茬麦偏肥偏水,盖肥浇尿,多次锄划。这样做,有效地提高了地温,促使麦苗早发,为增加返青期的有效分蘖创造了条件。地委及时在栾城县召开了小麦管理现场会议推广了这项经验,使整个地区打破了常规,今年在“立春”之前,冬小麦田间管理就形成了高潮。
去年石家庄地区棉花因灾减产,广大干部和群众总结了经验教训,决心更好地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打好“棉花翻身仗”,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夺取粮食、棉花双丰收。间作套种、三种三收,是石家庄地区人民近几年来科学实验的一项成果。去秋因受长期低温阴雨的影响,第三茬庄稼晚熟减产。今年,各县都认真研究气象资料,总结经验,将各种农作物换上了早熟、高产品种,制定出了早点播、早管理和育苗移栽等措施,努力争取第三茬作物有足够的生长期,使全年茬茬庄稼都能增产。为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这个地区还召开了农业科学技术人员会议,交流了关于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经验。
农机战线是石家庄地区为春耕生产最早开始作准备的一条战线。石家庄地区的工商财贸及其它行业,也都把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
据新华社福州一九七七年二月十七日电 福建省主要“粮仓”之一的龙溪地区,春耕生产正在热气腾腾地开展起来。季节较早的县已开始溶田和浸种育秧。
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以后,龙溪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华主席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陈永贵副总理的报告,以政治夜校为阵地,密切联系农村实际,大批“四人帮”“三搞一篡”和“三反一砍”的罪行,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狠刹资本主义妖风,解决农村的方向道路问题,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各级党委把干部和群众在革命大批判中迸发出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及时引导到大干社会主义农业上来,在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和管好春收作物的同时,抓紧时间组织人力物力,打响了今年春耕生产的第一炮。
龙溪地委针对全地区今年早稻高产品种多,春收作物面积大,需要用肥量大的特点,把积肥造肥当作今年春耕的首要任务来抓。去年因为倒春寒,龙溪地区早稻大量烂秧。今年各地总结了这一经验教训,从思想上、技术上、物资上搞好品种布局、种子调配和早稻育秧工作,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保证播好种,育好秧。各地还很注意选好种子,积极推广杂交水稻,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搞好科学种田。
龙溪地区许多县、社目前都把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动力集中到了当年特别是早季能够受益的改造低产田、水利配套等工程上。全地区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支援农村的春耕生产。交通部门增设了夜间支农站,日夜兼程优先赶运各种春耕需用的物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